左家法
發展石油工業:革命加拼命
1957年,國民經濟各部門絕大多數都提前或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唯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石油工業沒有完成計劃。1958年初,周恩來總理請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推薦一名高級將領出任石油工業部部長。彭德懷推薦了時任總后勤部政治委員的余秋裡。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命余秋裡為石油工業部部長。
余秋裡上任后,遵照毛主席關於“看來發展石油工業,還得革命加拼命”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堅決貫徹鄧小平同志關於“石油勘探戰略重點東移”的工作方針,經部黨組討論確定,對石油工業的戰略部署做出重大調整:在穩定鞏固西部油氣區的同時,把鬆遼、蘇北等地區放在新區石油勘探戰略偵察的第一位,並決定成立鬆遼石油工業勘探局,下決心從全國各個石油單位抽調精兵強將,與地質部勘察隊伍協同作戰,加強對東北鬆遼盆地的石油勘探。
1959年9月26日,鬆遼盆地第三口標准井噴出了棕褐色的原油。經過進一步勘探,証實這裡是一個大油田。這時,國家正處於經濟困難時期,一些建設工程已開始下馬。如果向國家申請增加投資,顯然沒有可能。面對這種情況,余秋裡以非凡的膽略和氣魄,果斷地提出集中全國石油系統的人力、物力,組織開展大慶石油大會戰。並強調指出,改變石油工業的落后面貌在此一舉,必須下定決心,背水一戰,全力以赴,盡快拿下這個大油田。1960年2月,黨中央批准石油工業部黨組關於組織大慶石油會戰的報告,余秋裡兼任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工委書記,與會戰領導小組組長康世恩等同志一起,親臨前線指揮,並組織石油部機關一半以上司局領導和專業技術干部奔赴一線參加會戰。
1960年4月,一場聲勢浩大的石油大會戰在鬆遼盆地廣闊的大草原上拉開帷幕。這場大會戰是在困難的時期、困難的地區、困難的條件下展開的。面對重重困難和錯綜復雜的矛盾,余秋裡主持會戰領導機關作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關於學習毛澤東同志所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號召從領導干部到全體職工都來學習“兩論”,並且自己帶頭反復、深入地學習。他用抓主要矛盾的觀點,引導各級干部和廣大職工認識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才是最大的困難”﹔用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引導各級干部和廣大職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勇於實踐,大膽探索,並明確提出“石油工作者的崗位在地下,斗爭對象是油層”,要求大家取全取准油田第一手資料,掌握地下客觀規律,反對盲目蠻干,不搞粗估冒算,堅持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他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團結和依靠廣大科技人員和職工,大力組織開展科研攻關,解決了油田勘探開發和油氣集輸方面的許多技術問題。他在當時物資匱乏、生活極端困難的艱苦條件下,組織會戰職工及家屬自己動手,開荒種地,大搞農副業生產,並帶頭拉犁耕地,為職工做出表率﹔因陋就簡,就地取材,蓋“干打壘”,基本解決了會戰職工的吃飯和住宿、過冬問題,穩定了隊伍,穩定了人心。大慶會戰過程中創造的一些先進經驗和培育的創業精神、優良作風,在全國各行各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對扭轉當時的困難局面,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63年,大慶會戰取得決定性勝利以后,余秋裡開始把主要精力轉向渤海灣地區,開辟石油工業的第二戰場。1964年1月,經黨中央批准,石油部組織了華北石油勘探會戰。隨著勘探范圍和成果的不斷擴大,先后發現並建成了勝利、大港、遼河、任丘、中原等一批油田。
在大慶油田投入大規模開發、原油產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加快發展中國的煉油工業隨之提上了日程。在余秋裡主持下,石油工業部制定了石油產品“三年基本過關,五年立足國內”,集中力量建設和發展我國煉油工業的方案。首先突破了大慶原油加工關,以后又掌握了勝利原油的加工方案,在60年代相繼擴建了一批先進的大型煉油裝置,組建了煉油科研設計機構,研制和發展了延遲焦化、催化裂化、鉑重整等5項新的煉油工藝技術和催化劑,研制生產出氟油、硅油、脂類油等系列產品,使國內急需的各種民用、軍用油品以及“兩彈一機”配套油料都能基本上立足國內生產。
1964年,我國原油產量和加工能力雙雙突破1000萬噸,全年實際加工量814.9萬噸,四大類石油產品產量437萬噸,自給率達到88.3%。是年12月,周總理在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我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論在數量或者品種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給了。”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