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法
今年11月15日,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國共產黨第十一、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余秋裡同志誕辰100周年。余秋裡是從贛鄱大地走出的開國中將,他在將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兢兢業業,奮進不息,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鬧革命:“一把手”威名遠揚
余秋裡出生於江西省吉安縣敦厚鎮坪裡村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10月,為反抗土豪劣紳的壓迫剝削,他參加了當地農民暴動,隨后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儒林赤衛大隊。同年12月,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5月,轉為中共黨員。
余秋裡加入紅軍不久就走上指揮員崗位,1935年4月任紅二軍團第六師第十八團政治委員。他先后參加了湘贛蘇區反“圍剿”,紅六軍團西征以及創建、保衛湘鄂川黔蘇區的斗爭。在配合紅一方面軍第二次反“圍剿”和湘西龍山圍城戰斗中,他頭部、腿部先后負重傷,憑著堅強的意志,隻經過簡單的治療就回到戰斗崗位。1935年11月,率部參加長征。1936年3月,在烏蒙山區回旋作戰中,他和團長成本興奉賀龍總指揮命令,率部火速抵達章壩,截擊國民黨軍萬耀煌縱隊。在激烈戰斗中,他的左臂兩次中彈,骨茬和兩根筋露在皮外,簡單包扎后又繼續指揮,直至戰斗勝利。由於長征途中戰斗頻繁,又沒有醫療器械,他的傷臂得不到治療,連說話吃飯傷口都鑽心地疼痛。痛得厲害時,他就把傷臂伸到涼水中泡一泡,行軍時就往傷口上澆涼水和敷濕毛巾。過雪山、草地時,同志們要抬他,他始終堅持自己走。一路上還及時組織開展政治工作,鼓勵大家團結一致,戰勝困難。他拖著一隻腐爛發黑的左臂萬裡征戰,熬過了192個日夜,直到甘南戰役后才用繳獲的手術器械鋸掉。
1938年12月,賀龍、關向應率八路軍一二○師挺進冀中,余秋裡等奉命組建獨立第三支隊,賀炳炎任司令員,他任政治委員。第三支隊迅速開赴大清河北,在平津保三角地帶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39年2月首戰板家窩,殲滅日軍80余人,繼又連續出擊,到6月共殲滅日軍400多人。在作戰的同時,第三支隊廣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政權,動員青年參軍,收編游雜武裝,在日軍腹地迅速打開局面,部隊很快發展到5000余人。賀龍曾感嘆地說:賀炳炎和余秋裡兩人都隻有一隻胳膊,剛來冀中時沒有幾個人,可是他們東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隊伍。這個隊伍打得很硬嘛!敵人一聽見“一把手”的部隊,離老遠就嚇得溜掉了。在后來的反“掃蕩”斗爭和百團大戰中,這支部隊又屢建戰功,成為遠近聞名的一支勁旅。1940年11月,余秋裡主動要求將第三支隊縮編為第三五八旅第八團,將多余人員補充到兄弟部隊。1941年春,為了打擊敵人,壯大自己,余秋裡率第八團去寧武一帶開辟新區。他把軍事斗爭與政治斗爭相結合,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政權,積極尋找戰機,主動打擊敵人,很快在敵偽猖獗、群眾情緒低落、偽政權和情報網密布的地方建立起根據地,並擴大到寧武、靜樂、崞縣交界地區。第八團在余秋裡指揮下,粉碎了敵人的連續“掃蕩”和“蠶食”,不僅沒有減員,反而成長為能攻善戰、敢打硬仗的主力團。
1943年5月,蔣介石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結兵力,妄圖進攻延安。第三五八旅奉命回師陝北,守衛延安南大門。在駐防的同時,開展了大生產和大練兵運動。余秋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注意發現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在大生產和大練兵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大練兵中,他提倡能者為師,選拔戰士中的射擊能手、投彈能手、刺殺能手擔任教員,開展了“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學”的群眾性練兵活動,極大地提高了訓練質量。毛澤東充分肯定了這一練兵方法,指出:“陝甘寧邊區部隊打破陳規,採用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群眾運動的練兵方法,是突破歷史的新創造。”
1947年冬季,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在黨中央和毛主席領導下,全軍陸續展開以“訴苦三查”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11月下旬,時任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三五八旅政委的余秋裡遵照西北野戰軍關於冬季整訓的指示,對部隊的政治思想狀況作了詳細調查。他在旅黨委會上提出,目前部隊中解放戰士已佔大多數,這次整訓應以提高解放戰士覺悟為重點,方法是從開展新舊軍隊對比的教育入手,解決少數同志階級覺悟不高、斗志減退的問題。會后,他到第七一四團抓教育先行,先后總結推廣了該團培養解放戰士訴苦典型,帶動全體解放戰士主動訴舊社會的苦,訴舊軍隊的苦,從根本上改變立場的經驗,以及其他團隊的對比算賬和訴查結合的經驗,使全旅官兵特別是解放戰士認清了剝削的實質,激發了革命斗志,把階級覺悟轉化成戰斗力。西北野戰軍表揚了第三五八旅的做法和余秋裡深入實際的工作作風,並向各部隊介紹了他們的經驗。1948年1月,毛澤東詳細聽取了余秋裡的匯報,充分肯定了他們的這一創造性做法和新鮮經驗。毛澤東高興地說:“我們從中央蘇區起,就想找到一個教育俘虜兵的好形式,這次訴苦三查的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推薦閱讀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