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鄧小平與軍隊院校建設

宋毅軍

2014年12月15日14: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現在不打仗,“用什麼來提高干部,提高軍隊的素質,提高軍隊的戰斗力?還不是要從教育訓練著手?要把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的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這個方針具體化”

“軍隊過去主要是靠打仗訓練干部,現在不打仗,主要靠學校訓練干部。”現在當一個步兵連長就不容易,配屬你炮兵、坦克,還要對付空中敵人,這就不簡單了,“不訓練怎麼行”?!這是1977年8月23日,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僅一個月以后在中央軍委座談會上講話中強調的重要觀點。

的確,“四個現代化”中有個“國防現代化”。但是,1977年粉碎“四人幫”后不久,部隊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很多同志擔心,軍隊能不能順利地實現現代化?還有同志擔心,軍隊經過林彪、“四人幫”集團的長期破壞,“如果不很快整頓,遇到敵人進攻還能不能打仗”?事實表明,這些擔心不是沒有根據的。因此,鄧小平在這次軍委座談會上就一連串地提出問題:“軍隊怎樣整頓?怎樣准備打仗?怎樣把軍隊搞好?”他認為隻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談到國防現代化問題。

那麼,解決這些問題從何著手呢?除了調整各級領導班子和交流干部外,還需要考慮和解決哪些問題呢?鄧小平在中央軍委常委會上討論陸軍軍、師編制時的講話中追述道:1975年召開軍委擴大會議的時候,在我的講話中提出一個原則,“就是在沒有戰爭的條件下,要把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為什麼這麼講呢?在他看來,因為我們的軍隊過去是在長期的戰爭環境中鍛煉成長的,那時提升干部主要靠戰場上考驗。他提問道:現在不打仗,你根據什麼來考驗干部,用什麼來提高干部,提高軍隊的素質,提高軍隊的戰斗力?緊接著,他反詰道:“還不是要從教育訓練著手?”就是“要把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的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這個方針具體化”。

例如,要把優秀的團營級干部放到學校,學習年把再提升,不要統統放到現職。營到團,團到師,再過年把到軍甚至軍區,這樣比較穩妥一些。到學校可以比較系統地學習,陸海空的知識很多,不學點知識,當團長不容易,當連長也不容易。因此,鄧小平認為,1977年8月的這次軍委擴大會議,把訓練放到戰略位置上,我看是有道理的,“現在沒有打仗,就是靠訓練”。與此同時,軍隊現在的很多顧問,至少可以去學校講講課,作作報告。教材要組織人修改、編寫。

鄧小平說,具體講就是要從兩個方面去做。第一,部隊本身要提倡苦學苦練。“我們解放軍要有自知之明,要靠自己恢復名譽。”部隊要加強政治教育,加強紀律性,要從勤學苦練當中學本領。“軍隊的好傳統、好作風,也要從苦練當中恢復和培養起來。軍隊要能打仗,靠提高政治覺悟,靠勤學苦練。”不苦練不僅不能提高本領,還會出事故。第二,就是“通過辦學校來解決干部問題”。鄧小平指出:我們必須要看到我們各級干部指揮現代化戰爭的能力都很不夠這個現狀。承認我們哪些方面有缺點,哪些方面還不足,這就是克服弱點和缺點的起點,是解決問題的起點。

所以,鄧小平主張:“要把原有的學校,除個別的外,基本上恢復起來。把更多的干部放到學校去訓練。”作為長期擔任政治委員、總是被部下熟稱為“鄧政委”的鄧小平,首先強調的就是培訓政治干部。他說:現在訓練政治干部的學校很少,要增加。例如,從抗日戰爭開始,我們就感到政治干部缺,解放戰爭也感到政治干部缺。選軍事指揮員比較容易,選政治干部就比較難,至少過去第二野戰軍是這樣。他相信這是一個普遍的狀況。經歷過各個歷史時期的鄧小平十分清楚:抗日戰爭時期吸收了一部分知識分子,后來政治干部除了老紅軍以外,就是靠這批人,就是從這批“三八式”裡邊選出的。他問大家:現在合格的連指導員有多少?合格的營教導員有多少?合格的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有多少?“所以,訓練政治干部的學校要增加。”增加的方法,也可以一個學校既訓練軍事干部又訓練政治干部,也可以專門辦政治學校。這個問題可以研究。還有,“各軍兵種的技術專業學校,都要恢復起來,如果不夠,可以增加,有些也可以合並”。

軍隊院校怎麼辦?鄧小平總結戰爭年代以來辦校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訓練干部,選拔干部,推薦干部”。用形象化的語言說,就是各級學校本身要起到集體政治部的作用,或者說起到集體干部部的作用。第二,“認真學習現代化戰爭知識,學習諸軍兵種聯合作戰”。不但高級干部要學,連排干部也要學,都要懂得現代化戰爭。連長給你配幾輛坦克,配個炮兵連,還要進行對空聯絡、通信聯系,你怎麼指揮?營、團、師、軍怎麼指揮。第三,“恢復我們軍隊的傳統作風”。概括地說,這種作風就是艱苦奮斗的作風、實事求是的作風、群眾路線的作風。要在學校裡培養這種作風,並把它帶到部隊,發揚光大。不能像前些年辦學校的辦法,要講一點有用的東西。實際上,他在這時就提出了后來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闡明的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點。在提出上述要求后他謙虛地說:提出這三個要求,夠不夠?請大家研究一下。

辦軍隊院校要按照上述三個要求力求達到一個目的。鄧小平設想:用五年或更多一點時間達到這個目的,即“使干部隊伍水平提高,能力加強,比較年輕化,特別是戰斗部隊的干部更要年輕些,使我們的干部能夠掌握一些現代化戰爭知識,並且有好的作風”。總之,通過軍隊院校培養訓練推薦的干部,一是要有現代化戰爭的軍事知識和指揮、管理能力,二是要有好的思想和作風。基本上按這個要求,更新我們的干部,特別是戰斗部隊的干部。

鄧小平主張,辦軍隊院校還要有各個級別、區別各個層次:有高級、中級、初級。高級的有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后勤學院。現在的軍政大學要分開。海軍、空軍也有高級的學校,各特種兵、技術兵種也有高級的學校﹔還有中級的、初級的。一個師有教導隊,訓練班長和排干部。大軍區訓練營連干部。高級學校訓練團以上的干部。大體上這樣區分是適當的。

其間,鄧小平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建議:軍隊高級學校的學員應該以團的干部為主,加上一部分優秀的營的干部,同時訓練軍師干部。理由何在?他的解釋是:“就是為了能使作戰部隊指揮員年輕化或比較年輕化。”他設想,到五年以后盡最大可能達到這一點。政治干部的年齡可以稍大一點,但也不能太大。其實,1975年鄧小平就提出,連指導員的年齡可以稍大一點,多積累些經驗,可以做細致的思想工作。由此類推,各級政治干部的年齡比軍事干部可稍微大一點。軍事指揮員要年輕一點,但不排除個別身體好的人年齡也可以大一點。

對於在學校學習得好,指揮、管理能力比較強的,現代化戰爭知識學得比較好的,而且思想作風又好的干部學員,鄧小平指出,學校可以推薦,營的干部可以提拔到團,團的干部可以提拔到師。當然,大量的干部還要回到原工作崗位,因為我們隻有那麼多軍、那麼多師。在部隊搞兩年,再把這一批優秀的師干部、團干部“回爐”一年,調回來再學習,主要是加深現代化戰爭知識,然后把好的師的干部提拔到軍,好的團的干部提拔到師。這樣就可以在五年或更多一點的時間內,實現作戰部隊干部的年輕化。海軍和空軍的指揮員也應該這樣。

鄧小平上述關於開辦軍隊院校的指導思想、方針、內容、要求、方法、目標等重要思想的提出,為我們軍隊經過撥亂反正走向國防和軍隊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指出了明確方向,在今天也仍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