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使黨內生活走到正常的健全的境地”【3】

——劉少奇黨內生活思想研究

王玉強

2015年04月07日13: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三、劉少奇對黨內生活“偏向”的批評

90多年來,我們黨的黨內生活總體上是健康正常的,但也經歷過曲折,有時還存在嚴重不正常的情況,出現過多種偏向。劉少奇重點批評了五種偏向。

一是家長制。這是黨組織的負責人容易發生的偏向。其主要表現是把自己置於組織之上,自視為黨組織的支配者,要求別人服從他、遵守他的紀律,而他不服從一切、不遵守一切紀律。“他就這樣把黨的民主集中制,改為家長制,而他作的,是家長。”“這種組織上的家長制作風,是由他的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支配欲、特權階級的特權思想而來的。這種人如果不給以糾正、斗爭和打擊,讓他發展下去,他就可能干出各種罪惡與不法行為來。”(《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 305頁。)

二是極端民主化。極端民主化思想的主要表現是否認組織性,否認黨內有領導者與被領導者﹔脫離黨的集中領導和整體,不顧大局,不顧整體的長遠的利益,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見解在黨內任意地、自由地行動﹔不嚴格遵守黨紀,不執行領導機關的決議﹔在黨內傳播各種非組織的、非政治的、非原則的言論,或者在黨內播弄是非,或者展開無限制的空談與爭論,甚至利用“多數”的名義來實現自己的企圖。(參見《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360頁。)

在黨內生活中,上述偏向是兩種密切相關的極端現象。“極端民主化的現象,又常常當作專制主義傾向的一種懲罰而出現,凡是專制主義傾向較嚴重的地方,那裡就可能出現極端民主化的現象。這兩種傾向都是錯誤的,都極大地妨害與破壞黨內的真正統一與團結,全黨必須警惕,嚴防這些現象的發生。”(《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361頁。)

三是黨內無原則糾紛。劉少奇認為:“在黨內存在的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本位主義以及其他各種不正確的思想意識,是黨內各種無原則斗爭的來源。”(《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 309頁。)其主要表現是站在個人利益或派別利益的立場上,懷著不純或不正確的目的,憑感情在黨內鬧糾紛﹔或者在一些個別的零碎的實際問題上,和他人作絕不妥協的爭論﹔或者不擇手段地進行黨內斗爭,拉攏或打擊同志,在同志間挑撥離間,陷害同志,當面不說、背后亂說,以及對黨不負責任地亂批評、亂廣播及造謠、撒謊、誣蔑同志等。(《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200—203頁。)無原則糾紛是沒有思想和原則分歧的相互傾軋,對黨、對工作、對同志間的相互關系,有極大的破壞與妨害作用。

四是機械過火的黨內斗爭方式。劉少奇認為,“黨內斗爭是黨外階級斗爭的反映”(《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179頁。),“但是它的實質,它的內容,基本上還是一種思想斗爭”(《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180頁。)。然而,機械過火的黨內斗爭方式卻“把黨內斗爭簡單化、機械化、庸俗化”(《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195頁。),“機械地、主觀地、橫暴地、不顧一切地來‘斗爭’”(《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156頁。)。劉少奇尖銳地批評說:“這些似乎瘋癲的人”,“在黨內並沒有原則分歧的時候也硬要去‘搜索’斗爭對象”(《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162—163頁。),“故意制造黨內斗爭,並且濫用組織手段甚至黨外斗爭的手段來懲罰同志,企圖依靠這種所謂斗爭和組織手段來推動工作”(《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156頁。)。在黨的歷史上,這種黨內斗爭方式曾在一個時期佔著統治地位,“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曾經造成黨內生活不正常的現象”(《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198—200頁。),“在黨內生活上也完全破壞了黨內的民主制度”(《劉少奇選集》(下卷),第 267頁。),“造成了黨內是非不明、死氣沉沉的狀況,使黨內的有生力量受到了摧殘,使黨的事業受到了重大的損失”(《劉少奇選集》(下卷),第 271頁。)。

五是組織處理上的“懲辦主義”。它與機械過火的黨內斗爭方式密切相關,是后者的集中表現。劉少奇認為,懲辦主義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不是從政治上來觀察那些犯錯誤的同志,耐心地從思想上和政治上來糾正那些同志的錯誤”(《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 43頁。),而是“用簡單的對同志的組織上的處分去代替黨內教育,代替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代替黨內對於問題的正常的討論與辯論”(《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 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 583頁。)。它的突出表現是主要依靠黨內的法律、組織手段去解決一切問題,並濫用組織手段。(《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第 205頁。)所以,懲辦主義“是一種極不民主的習慣”(《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66頁。)。它助長了黨內的家長制、極端民主化及自由主義、宗派主義和無原則糾紛,“在黨內實行命令主義,遇事武斷,實行家長式的統治,實行‘愚民政策’,提倡黨員的盲目服從,實行無情打擊的黨內斗爭與懲辦主義,大批處罰、開除與清洗黨員,造成黨內機械的紀律與封建的秩序,使黨內生活死氣沉沉”(《劉少奇選集》(上卷),第 328頁。)。

劉少奇關於黨內生活的思想理論和實踐經驗,對於當前嚴肅黨內生活具有重要啟示。他對黨內生活的來源、目的、主體、內容以及制度、方法等的深刻論述,是黨的寶貴財富,需要我們繼承、發揚並堅持下去,決不能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丟掉。而劉少奇對黨內生活“偏向”的批評,同樣是黨的財富。它警示我們,既要在實踐中切實避免、認真克服這些“偏向”,更要防止和克服新的“偏向”,比如黨內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傾向,搞自由主義、好人主義等等。

總之,嚴肅黨內生活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不但要堅持既有的原則、制度、方法和傳統,而且要根據形勢變化而豐富內容、創新形式、健全制度,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梳理現實問題、制定相應對策,從而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使黨內生活具有實質內容,能夠解決突出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例如制定八項規定、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在反對“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的同時,嚴肅了黨內生活。當然,從長遠來看,嚴肅黨內生活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有關具體制度的逐步完善。

〔作者王玉強,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北京 100017〕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劉少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