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共提出成立聯合政府主張【2】

簡奕

2015年04月29日11: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45年7月1日,毛澤東與6參政員在延安就餐時的留影(資料圖)

談判無果 對大后方的民主運動卻有著重要意義

對於國共兩黨圍繞建立聯合政府問題的談判,美國政府從其戰后的戰略利益出發,表示特別關心,並開始與國共雙方接觸,幫助調解國共關系。美國政府希望由蔣介石來統一中國的軍事力量,在中國建立起一個能有效地適應美國需要的政府。

1944年9月6日,羅斯福派美國前陸軍部部長赫爾利少將以美國總統私人代表的身份,來到中國。林伯渠、董必武同赫爾利在重慶舉行了3次會談。11月7日,赫爾利又飛往延安,同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等舉行了3天會談。他同意中共提出的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聯合政府的方針,並同中共簽定了關於建立聯合政府、聯合軍事統帥部及承認中共之合法地位的5項協議。

11月10日下午,赫爾利乘飛機返回重慶,周恩來作為中共代表,也同機抵渝,准備同國民黨談判。可是,赫爾利回到重慶后,當蔣介石堅決反對他和中共達成的改組國民政府、成立聯合政府的5項協議時,赫爾利也立即改變了態度。國民黨針對5項協議提出3項“反建議”,要求中共將軍隊交給國民政府“整編”、“管轄”,然后再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對中共的聯合政府主張則明確地加以拒絕。赫爾利認為國民黨的建議有積極因素,“勸說”中共接受。周恩來當即嚴正拒絕了國民黨的“反建議”,與董必武於12月7日返回了延安。

1945年1月24日,周恩來再次為成立聯合政府到重慶談判。次日,國民黨方面提出一個“新建議”,其主要內容是:在行政院下,設立各黨派參加的戰時內閣性質的機構﹔成立國、共、美各一人參加的整編委員會,負責整編中共軍隊,並由蔣介石委派一美國軍官作總司令。周恩來同樣予以拒絕。26日,周恩來與宋子文、王世杰、赫爾利再次會談。周恩來提出召開各黨派會議改組政府,為國民黨方面所拒絕。

為了推進國共談判,2月2日,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提出關於召集黨派會議的協定草案。內容包括會議的代表組成、負責人、權限、作用等,未被國民黨接受。周恩來與王世杰遂又共同草擬了一份建議案,提出由國民政府召集一次由各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毛澤東在接到周恩來的報告后,於2月3日提出共產黨參加政府的先決條件:“請明白告訴國民黨及小黨派:除非明令廢除一黨專政,明令承認一切抗日黨派合法,明令取消特務機關及特務活動,准許人民有真正自由,釋放政治犯,撤銷封鎖,承認解放區,並組織真正的民主聯合政府,我們是礙難參加政府的。”並表示,國民黨如不同意,中共“就不參加政府,周恩來立即返回延安”。2月5日,毛澤東在來電中再次強調:“如無真正的民主,我們是萬難加入政府的。”

2月10日,周恩來同赫爾利、宋子文、張治中、王世杰繼續談判。周恩來指出,在召開黨派會議前,國民政府必須實現中共提出的取締特務、給人民以真正的自由、釋放政治犯、撤銷對邊區的包圍這4條主張。可是,赫爾利卻提出先和周恩來發表一個由他和宋子文起草的對國民黨有利的共同聲明,被周恩來拒絕后,又提出要周恩來起草共同聲明。周恩來回答,如要發表聲明,必須說明中共方面的要求以及國共雙方主張的不同之處。赫爾利當然不同意。這一天,周恩來向毛澤東報告了此事,毛澤東認為,拒絕赫爾利是完全正確的,否則將長獨裁者的志氣,滅民主的威風。

2月13日,周恩來在赫爾利陪同下會見蔣介石。蔣介石說,他不會接受聯合政府的主張,共產黨要聯合政府就是要推翻政府,開黨派會議就是分贓會議。赫爾利也表示不同意,或不支持任何在他看來會削弱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地位的原則和做法。

由於國民黨拒絕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召開黨派會議的先決條件,談判無法再繼續下去。2月15日,周恩來就國共談判發表聲明,說明這次談判同過去一樣沒有結果,完全是因為國民黨當局堅持一黨獨裁,反對建立聯合政府和實行人民民主,並企圖吞並八路軍、新四軍的結果。16日,周恩來回到延安。

2月17日,毛澤東為新華通訊社起草《國共談判無結果,周恩來返延安》的新聞稿,指出:“由於國民黨當局依然堅持一黨專政,反對聯合政府,反對人民與民主,並企圖吞並八路軍、新四軍,以致仍如過去一樣,未能成立任何協議。”5月,國共會談宣告停止。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的最后一次談判,無果而終。

國共談判雖然沒有結果,但對大后方的民主運動卻有著重要意義。毛澤東指出,每次談判都對中共有益,因為每次就更加孤立了國民黨頑固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