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重慶創辦了育才學校,在南方局關心支持下,為革命培育了大批人才(資料圖)
各界響應 大后方民主運動進一步高漲
中國共產黨提出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反映了各中間黨派和各界人士的要求,使大后方民主運動有了新的明確的奮斗目標。南方局對民主運動及時給予推動和引導,大后方的民主運動進一步高漲。
為了適應民主運動深入發展的需要,在第二次憲政運動中空前活躍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於1944年9月19日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張瀾任主席。民盟改組后,進一步靠近中國共產黨,明確支持中共提出的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9月24日,各黨派、各界人士代表500余人在重慶集會呼吁民主,贊成中共聯合政府主張。與會的有各中間黨派領袖及社會名流張瀾、沈鈞儒、章伯鈞、李璜、左舜生、黃炎培、張申府、劉清揚、胡子嬰等,國民黨元老及民主派人士馮玉祥、覃振、邵力子、孔庚、鐘天心、司徒德、王昆侖、鄧初民、屈武等,與會的還有眾多的各界青年男女,董必武也參加了集會。會議一致認為:實行民主,挽救危局,隻有召開國事會議,成立聯合政府。
10月1日,由宋慶齡、於右任、張瀾、章伯鈞、郭沫若、沈鈞儒、黃炎培等發起,在重慶舉行了追悼杰出的民主戰士鄒韜奮大會,與會各界人士有800多人。他們憤怒譴責國民黨法西斯專政對鄒韜奮屢加迫害的罪行,表示要為中國的民主政治實現而奮斗到底。他們發出呼吁:現在是時候了,是向法西斯進軍的時候了,是到了要干的時候了。這個追悼會實際上是一次要求成立聯合政府的政治動員大會。
10月8日,張瀾、李璜等主持的民主憲政促進會在成都舉行第五次座談會。與會者提出要以爭取人民的言論、集會結社和人身三大自由為主要任務。會議提出,要立即發動各種職業的民主組織﹔用民主憲政促進會名義在雙十節發表召開國事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要求政府表示給予人民真正的三大自由﹔不再在技術上爭取,要用組織發動全民的民主運動。
10月10日,民盟發表《對抗戰最后階段的政治主張》共5項36條,明確提出“立即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各黨派之聯合政權,實行民主政治。”並具體提出“召集各黨派會議,產生戰時舉國一致之政府”等十項主張。
文化教育界人士在民主運動中,十分重視對民主的宣傳和教育工作。陶行知認為:“我們必須在民主的生活中學習民主,並幫助老百姓在民主的組織中學習民主,學習管理眾人的事,學習怎樣做中華民國的主人。”為此,他先后撰寫了《實施民主教育的提綱》《全民教育——為四萬萬中國人民提倡民主教育的初步計劃》等文章,並將生活教育社主辦的《戰時教育》雜志改刊為《民主教育》。1944年11月24日,張奚若在昆明西南聯大演講,對國民黨的法西斯統治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張奚若大聲疾呼,國民黨“隻有徹底的改弦更張,立即召集各黨派各團體所組成的國事會議,不能因為這是共產黨或民主同盟人士所提就厭惡。” 這些宣傳,幫助大后方廣大青年進一步認清法西斯主義本質,同時積極宣傳了民主主義,使人們了解中國共產黨及中間黨派的民主政策。
大后方的婦女界是堅持抗日爭取民主斗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從1939年9月至1940年4月,婦女界在重慶共召開7次座談會,參加人數由100多人逐漸擴大到300多人。先后討論了“憲政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憲政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的關系”“如何促進憲政運動和爭取婦女參政問題”等,鄧穎超經常以國民參政員的身份參加這些集會。1944年9月,中共提出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后,婦女界舉行多次集會,號召婦女組織起來爭取民主。
抗戰后期,民族工商界人士對國民黨當局實行的經濟統制政策叫苦不迭,紛紛要求國民黨當局改變經濟統制,廢除統購統銷等政策。在經濟界的一再呼吁下,1944年9月的國民參政會上,黃炎培等33名參政員提出了廢除統購統銷的主張。接著,四川貿易界范崇實、古耕虞、溫少鶴、康心如和潘昌猷等人不斷發表談話,要求開放對外貿易,結束統購統銷辦法。1944年底,重慶商會、中華全國工業協會、遷川工廠聯合會、中國生產促進會、中國西南實業協會、國貨廠商聯合會等6個工業團體聯合發表對時局主張,希望政府迅速實施憲政,厲行民治﹔厲行監察制度,加強法治精神,掃除政治上之貪污與腐化﹔容納人民公意,裁減政府不必要之機關與冗員﹔提高士兵待遇,掃除中飽,整飭軍紀﹔一切以國家民族為第一,而亦天下之大公﹔免除一切不必要之猜防,貫徹官兵合作,團結一致,爭取勝利。1944年12月12日,剛剛獲得自由的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在工業界經常舉行的星五聚餐會上作演講。他大聲疾呼中國需要工業化,尤其需要民主。因為中國工業化與民主不可分割。他認為,中共今日在西北所做的工作,就是最接近於社會的和政治的民主制度。今日惟有從速組織聯合政府,召開國是會議,開放言論,確立各黨合法地位,建立地方自治。
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使大后方文化界深感壓抑。他們用各種方式進行爭取言論出版自由、新聞自由的斗爭。在大后方民主運動逐漸高漲的形勢下,他們再次強調自己的要求。1944年,9月23日的《雲南日報》指出:“言論出版不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團結統一,不能爭取勝利,不能建國,也不能在戰后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因此不僅在平時需要言論自由﹔在戰時更需要言論自由。”同日,重慶《國民公論》發表社論要求:“解散一切鉗制壓迫言論出版自由之暴政。”在1945年元旦來臨前夕召開的重慶文化界歡迎來渝文化人的會上,發言者認為:“文化界人士今后將繼續地為促進民主實現三民主義而努力。但必須有起碼的自由,要有言論出版自由。”
國民黨宣布不顧各方反對,執意於7月7日召開第四屆國民參政會,以審議召集國民大會及其他憲政問題。6月15日,毛澤東親自起草中共不參加第四屆國民參政會的聲明,以示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為召開一黨國大作積極准備的嚴重抗議。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