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應旺
1963年,毛澤東親切會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
詩人哲學家毛澤東
作為哲學家詩人毛澤東,他的詩充滿著哲味,給讀者以無盡的哲思。
作為詩人哲學家毛澤東,他的哲學著作往往既體現著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又常常以詩一般的語言,給讀者以詩美的享受。
我們先來看看《實踐論》中的若干句子:“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感覺隻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並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這裡沒有給人抽象的、空洞的說理的感覺,而是給人以形象的、生動的詩的感受。
我們再來看看《矛盾論》中的若干句子:“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不同質的矛盾,隻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裡同樣給人以形象的、生動的詩的感受。
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和《愚公移山》,是體現著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人價值觀的兩篇精粹的短文。這兩篇短文是以詩的語言來抒發為人民服務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的。我們先來讀讀《為人民服務》中的若干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隻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我們再來讀讀《愚公移山》中的若干句子:“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麼挖不平呢?”
這兩篇短文是以形象的、生動的詩詞般的語言,表達著為人民服務和艱苦奮斗的價值觀,所以它使人百讀不厭、常讀常新,產生著恆久的影響力。毛澤東是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他的許多軍事著作同樣以詩的語言表達著軍事哲理。比如他的游擊戰的十六字訣和運動戰的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裡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
建國后,毛澤東關於國家建設的一些著作,也同樣以詩的語言表達著建設哲理。比如1964年12月毛澤東在修改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稿時寫道:“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再比如,1958年毛澤東在《介紹一個合作社》一文中寫道:“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有人把這段文字說成是“民粹主義”。實則,這段詩一般的語言表達了“多難興邦”的哲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哲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哲理。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