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介甫
胡耀邦點贊爺爺有過硬軍事素質
因爺爺參加修筑二郎山公路期間,表現突出,1950年11月,部隊保送他進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政大學川西分校第一期學習。從一個國民黨軍起義軍官,再到一名人民解放軍軍事學員,爺爺心裡是非常高興和自豪的。
在軍事學校學習期間,爺爺因有較扎實的軍事素質,受到學校領導的嘉獎。3個月后,爺爺被分配到川北軍區警衛營任軍事教員,具體負責軍區首長的安全保衛和學員的軍事訓練科目。爺爺在機關負責首長警衛,就有機會與首長接觸。當時,胡耀邦同志兼任川北軍區政治委員,爺爺就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他的。倆人還有著一段深厚的戰友情誼。
爺爺告訴我:“耀邦同志經常聽取我們的戰術課。一次我正在教警衛戰士練隊列和射擊。耀邦同志來了,聽我講完了一堂課,關切地詢問了我的情況。當聽到我是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長沙分校工兵指揮專業的后,高興地說:‘你是國民黨的嫡系啊!軍事素質還蠻過硬的!’接著又說:‘你是平江安定的,我是瀏陽的,我們是鄉裡鄉親啊!’又說:‘要加強對學員的軍事素質的教育,提倡能者為師,選拔學員中的射擊能手、投彈能手、刺殺能手擔任教員,要開展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學的練兵活動’。”
自此之后,這兩位鄉鄰之間、戰友之間,經常交流軍事問題,結下了深厚的戰友之誼。在教學之余,爺爺總是要找胡耀邦政委匯報一些教學方面的情況。胡耀邦同志在工作極其繁忙的情況下,也會專門找時間了解學員的情況,給警衛戰士的軍事素質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
時間轉到1984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到平江加義鎮拜謁新四軍駐平江辦事處英烈,在聽取時任加義鎮黨委書記的叔父的匯報后,高興地說:“平江是個英雄輩出的地方,這裡的人民養育我們千千萬萬個革命軍人。平江老區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搖籃。新四軍駐加義辦事處的血案,是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的一個慘案。我們一定要永遠銘記那些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犧牲的同志。”
接著他說:“平江有許多的原國民黨起義的同志,為我們的解放事業作了許多有益的貢獻。我在川北軍區當政委時,有位警衛教員就是從國民黨嫡系部隊任教官時起義過來的。他后來在軍區當教員,就是你們平江人。我們還是要好的朋友,他的姓名叫葉學賢。”
此時,坐在對面的叔父不禁心裡為之一動,高興地回答:“總書記,您提到這位葉學賢就我的父親!”
胡耀邦同志聽后驚詫地說:“事情就是這麼巧啊!”並關切地詢問:“學賢同志現在怎麼樣啊?”
叔父回答:“挺好的,只是‘文革’期間差點被殺了頭!”
這時胡耀邦心裡沉重地說:“那個年代,你父親身份特殊,可能也難逃一劫啊!現在已經過去了。”接著又問:“你父親現在住哪兒?”
叔父回答:“安定鎮小田村。”
“呵,目前不在你的身邊生活?”
“我是大學畢業后分配到這裡工作的。”叔父回答。
他遺憾地說:“我今天公務在身,沒有時間去看望他了,請代我向你父親問好啊!”
叔父回家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爺爺。爺爺高興地說:“老政委他還記得起我來啊!”興奮之情真是溢於言表。
最后的悲歌與歡笑
1952年10月,爺爺響應號召,脫下了軍裝,轉業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老家。回到家鄉,已是物是人非。他看到農村的變化,心裡無比高興。轉業回家后,在鄉領導的動員下,爺爺擔任了村文書,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平江這樣一個偏遠的山區縣也被這股熱潮所激蕩,到處是跳忠字舞表忠心的。爺爺那時作為村文書,帶頭領著大家背語錄,跳忠字舞。正當他熱火朝天地帶領村民開展運動的時候,厄運也正悄悄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1968年7月6日晚,爺爺剛從村委會回到家,桌上擺好的一碗飯還未來得及吃,就被幾個沖進屋的人抓走了。爺爺走到大門口回頭告訴奶奶說:“不要怕,快去告訴書記李漂。”后來,奶奶領著我的父親抱著衣物,跑到縣裡、鄉裡,打聽爺爺的下落。
一天,縣裡突然來了一群人。當頭那個就是鄰村的一位表舅親。他陰陽怪氣地對奶奶說:“知道我們找你干什麼吧?!”
奶奶說:“知道。”
“他的歷史不清白,是國民黨的軍官。現在需要你們配合調查。縣裡、鄉裡和村上都成立了專案組。你們這段時間不要出門,要老老實實地在家等著,配合我們調查。”
原來,自那天晚上爺爺被抓走后,當作“叛徒”、“特務”一直關在縣監獄,代號541。在獄中爺爺經受著政治上的迫害、肉體上的摧殘、生活上的虐待、精神上的折磨。他們的目的就是一個,逼他承認從緬甸遠征回國后,與人民軍隊為敵,與共產黨軍隊作戰,打死打傷過解放軍戰士等等罪行。
無論他們怎麼逼迫,爺爺寧死也不承認。他說,我從緬甸回國后,一直在國民黨軍中當軍事教官,沒有上過前線,也沒有與人民軍隊打過仗,這個你們可以去查我的檔案。
專案組人員經過反復調查和核實,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正當他們很喪氣的時候,突然接到一封舉報信:“葉筱清曾說過林彪是個高鼻子,這個人很奸猾的。”
這封舉報信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他們立即對爺爺進行審訊。
爺爺聽到他們的訊問后,知道這是自己的侄子去告的密,不得不承認了這是他親口講出來的。
幾個月的專案工作算是沒有白費,專案組成員個個露出了笑容。
在忍受飢餓和折磨中,爺爺一天天地消瘦,消瘦得連自己的親人都認不出來了。就這樣在監獄中度過了3個春秋。1971年9月初,一紙判決書下達了,爺爺被判處死刑。判決書上這樣寫道:“抗日戰爭時期,投靠蔣介石反動派與人民為敵……起義投誠后,假革命,真反社會主義,特別是污蔑攻擊林彪同志,罪大惡極,判處死刑,擇日執行。”
得到這個消息,全家人悲痛欲絕。遠在加義的叔父回來看望自己的父親,想到這是看父親最后一眼,送父親最后一程,叔叔將身上一件毛衣脫下來穿在爺爺的身上,就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當場暈倒,頭被重重地磕在門框上。
9月13日,林彪乘機叛逃,摔死在外蒙古。這個消息很快傳遍全中國。判決爺爺死刑的判決書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粉碎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后,爺爺的冤案獲得平反昭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黨和政府為爺爺落實了政策,以起義投誠人員看待,享受一切待遇。縣委、縣政府按中央有關規定,每月發給一定的生活補貼,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爺爺安享幸福晚年。2000年10月11日,爺爺在家中病逝,享年81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