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蔣介石總統府的中共地下戰線【4】

段伯宇

2015年05月29日08:47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原標題:蔣介石總統府的中共地下戰線

  干河沿積極分子會議,決定武裝反蔣

  1947年春季,蔣介石發動了重點進攻。西路胡宗南以23萬人進攻延安,結果宜川戰役損失6個旅,劉戡被擊斃﹔沙家店之役,以損失三十六師,鐘鬆被俘而告終。東路津浦線上,萊蕪戰役,被殲7個師,李仙洲被俘﹔孟良崮戰役,號稱王牌軍的七十四師被殲,張靈甫斃命,湯恩伯被撤職。兩路重點進攻,不過半年,均以損兵折將而告終。

  1948年秋,濟南戰役中蔣軍10萬余人被殲,綏靖區司令王耀武被俘。濟南是山東首府,江淮屏障,濟南失守,震動了蔣家王朝,當時南京氣氛頗顯沉重。尤其濟南戰役中,陸大特七期同學張遵光(旅長)被俘,史若愚喪命,孟昭進全師投靠解放軍,周力行全師被殲,隻身逃回南京。慘敗的結局,不能不影響在南京的陸大特七期同學。這年秋末的一天,我正在總統府軍務局上班,突然接到賈亦斌電話,約我去干河沿109號他家中一談,說有幾位同學在等我。我到達時已是黃昏,我被引進一個小房間,有幾位同學已在那等了很久,屋內煙霧繚繞,看大家的情緒似乎很緊張。我一到同學們便說:“伯宇也來了,有話就說吧!”聽話音他們已爭論好久了。我四周一看,除賈亦斌外,還有劉農畯、宋建人、董嘉瑞等同學。這時賈亦斌首先發言,他慷慨激昂地說:抗戰八年之后,蔣介石又發動內戰,弄得民不聊生﹔四大家族壟斷金融,搜刮民脂民膏﹔國民黨貪污腐化,失掉人心﹔前方節節失敗,敗局已定,我們不能和他們同歸於盡。今天大家商議在南京暴動,包圍飛機場,對為首的蔣家王朝官僚一網打盡,如果失敗就上山打游擊。賈亦斌說完后問我意見。我聽后感到很突然,又很高興,同學們有此決心,對我是很大的鼓舞。我沉思了一下,心想既不能潑冷水,也不能盲動。於是我講了幾點意見:首先表示十分同情同學們的義舉,但我們能調動的部隊無幾,南京有重兵駐守,我們的行動無異以卵擊石,如暴露了自己,則非常不利。第二,我們要反蔣,是革命行動,但絕不能盲動,應當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地搞。第三,我們要掌握武裝,積蓄力量,待機行動。我講完后,同學們都表示同意。最后我提出,行動要嚴守機密,今后個別碰頭聯系,不搞碰頭會。

  會后回到家中,興奮過度,夜不能寐。回想10年前在重慶周副主席對我的教導:“共產黨員在最不利的情況下,要爭取好的形勢,並使之變為現實的可能”,聯想到當晚的聚會是到南京后的一次決定性會議,是幾年來從醞釀反蔣到採取武裝行動的一個轉折點,真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干河沿會議之后,我立即約仲宇和宋光烈分別談話,通報了會議情況,分別布置工作。宋光烈同學在保定第二師范讀書時就和我黨有聯系,參加過馮玉祥在察北領導的抗日聯軍。這時他聯系了一○六軍軍長王修身,九十六軍軍長於兆龍,他們都是陸大特七期同班同學,又是西北軍將領。段仲宇聯系了愛國將領齊國榰和王海嶠、崔汝梅等一部分同學。經過多方工作,到1948年冬,賈亦斌利用蔣經國組織新軍的機會,成立了國防部預備干部總隊,自兼總隊長﹔劉農畯任傘兵三團團長,王海嶠任國防部工兵第四團團長,齊國榰任了江蘇保安總隊隊長,段仲宇任上海港口副司令並掌握了所屬輜重汽車團兩個團。這些部隊,西起蕪湖,經南京、常州、上海,東至嘉興、杭州,沿江千余裡,形成了我黨所能掌握的一條地下戰線。

  加強黨的領導,發展黨的組織

  1948年冬,我們掌握的部隊已有國民黨傘兵第三團工兵第四團、汽車部隊兩個團,共4個獨立團,兩個總隊和江防部隊兩個軍,布防在京、滬、杭各地,軍運任務繁重。為了加強工作,我於年底借病脫離了軍務局,到上海集中全力搞軍運工作,以便配合解放軍渡江。當時段仲宇先到上海安置了家屬,住在寶山路1號一座碉堡式的獨立樓房內。我到家的當晚,表弟溫尚煜告我他已入黨了,我當即告他我所聯系的部隊情況,囑他速報上級黨組織來接我的關系。過了一兩天,尚煜陪同張執一(時任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委員會書記)來找我。我向張執一匯報了我入黨的情況,在重慶接受周副主席指示的情況,以及失掉聯系后,獨立開展工作,聯系國民黨內部愛國將領共同反蔣的情況。張執一聽后非常高興。他認為我在失掉關系后獨立作了大量工作是很難得的。並說我掌握的部隊工作量很大,需要專人聯系,約定在1949年元旦后介紹李正文和我聯系,指導工作。

  李正文非常認真負責,幾乎每天到寶山路1號我的住處聯系工作。我把賈亦斌、劉農畯、段仲宇、宋健人、王海嶠等人分別介紹給李正文,談了他們的工作情況和部隊的兵力、駐地情況。為了加強今后部隊的聯系,我建議派黨的同志到部隊。經策反委員會的同意,選派張文藻到賈亦斌的預備干部總隊,周其昌到劉農畯的傘兵第三團,王聲明到王海嶠的工兵第四團,陳景明到齊國榰的江蘇保安總隊。布置就緒后,我和李正文去看望部隊。先到嘉興看了預備干部總隊,接著到安亭和杭州,看了傘兵團、工兵團,隨后,我們又由宋健人陪同去南京看了一○六軍(駐蕪湖)軍長王修身,九十六軍軍長於兆龍,他們均同意我軍渡江時不抵抗,策應解放軍渡江。

  1949年2月,李正文向我傳達了上海黨組織關於恢復我的組織關系的決定。當時我非常感動,聯系到8年間獨立工作的種種困難情況,想到現在終於接上了黨組織關系,真是感慨萬分!我決心繼續把工作做好,爭取部隊起義。我向黨組織提出:介紹賈亦斌、劉農畯、宋健人、段仲宇入黨。4月6日組織上批准了這4位同志入黨。隨后又研究了王海嶠、宋光烈的入黨問題。這時我所聯系的陸大同學、國民黨愛國將領均牢牢團結在了黨的周圍。

  粉碎蔣氏父子保存基干部隊的陰謀

  1949年1月,蔣介石發動的三大戰役接連失敗,東北、華東、華北3個主力集團150萬人損失殆盡。我解放大軍直指長江,蔣家王朝岌岌可危。此時白崇禧電逼蔣介石下野,蔣被迫於元月21日宣布隱退,實際上仍在幕后發號施令。1月25日蔣在溪口召集何應欽、顧祝同、湯恩伯開小型軍事會議,任命湯恩伯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制定了江防作戰計劃,同時電令各軍“堅守江防”,妄圖負隅頑抗。湯恩伯也狂妄地吹噓:“江防天塹,共軍難以飛渡”。

  為了策應解放軍渡江,解放寧、滬、杭地區,我們掌握的准備起義的部隊在中共中央上海局張執一、李正文的領導下,加緊准備工作。而在這時,接連發生突發事件,迫使賈亦斌領導的國防部預備干部總隊和劉農畯領導的傘兵三團不得不提前起義。

  預備干部總隊在成立時內部就有斗爭,該部的副總隊長黎天鐸希望得到總隊長的職務,對賈亦斌當時以國防部代局長身份來兼總隊長很不滿意。總隊調駐嘉興后,我黨又派去了聯絡人員,總隊學員在賈亦斌領導下覺悟提高,種種跡象引起黎天鐸的懷疑,伺機向蔣經國告了密。小蔣通知賈亦斌去溪口見面。3月初的一個早晨,賈亦斌匆匆來寶山路找我談了這個問題。當時我約李正文來共同商討,提出下列幾點意見:(1)去當然有危險性,不去更加深蔣的懷疑,對我們不利,所以應該去見蔣。(2)當時我們的工作非常慎重,沒有把柄給敵人抓住。亦斌去表示心懷坦蕩,能解除小蔣的懷疑。(3)借此行可以了解蔣氏父子的動靜。經組織商定同意后,賈亦斌欣然起程,約10天左右安然返回上海,並講了蔣氏父子的情況。然而反動派並沒有停止活動,3月20日賈亦斌匆匆由嘉興來上海找我,他得到消息,國防部撤銷他所兼各職,由黎天鐸任總隊長,率領總隊開赴福建整訓。為了粉碎蔣氏父子的陰謀,我們初步決定盡量拖延移交,積極准備起義,待機行動。

  在此緊急的情況下,事態發展無獨有偶,在同一時間,劉農畯匆匆來找我,說了蔣介石召見的情況。他說蔣介石潛來上海,在黃埔江的復興島軍艦上,召集軍事會議。會后,蔣單獨召見劉農畯,對他說:“當年我在黃埔就是一個團起家的,將來到台灣后,即以你這個團作衛隊,日后東山再起,你就是第二個團。”蔣在談話中竭盡拉攏之能事。我聽后感到預干總隊、傘兵團先后發生事端,形勢嚴重。當即約請李正文、賈亦斌和劉農畯共同商討,同時約仲宇參加討論,因為他任上海港口司令兼軍運指揮官,一切行動在他的掩護下便於進行。當時我提出先討論賈亦斌的問題,因為他時間緊迫,處境困難。我提出兩點意見,總隊在去福建的途中起義,不大可能,因為反動分子黎天鐸已接管總隊,賈亦斌失掉職權,難以指揮了。因此我建議賈亦斌率總隊提前起義,出敵不意率部向天目山挺進,到皖南游擊區。從軍事上講,路途近,有游擊隊策應,成功的希望較大。同時由上級黨組織通知皖南游擊隊,東出天目山迎接﹔四明山游擊隊在浙東活動,可牽制敵軍。在討論傘兵團問題時,李正文透露了一個消息:“上級黨組織決定,保存傘兵團的實力,作為人民傘兵的基礎。”當時根據國民黨要把傘兵團水運到台灣的意圖,我建議:傘兵乘船出海后,轉道北上開赴連雲港登陸,因為當時隻有連雲港解放,可通知當地駐軍迎接傘兵上岸。經過討論,大家認為方案可行,由李正文向策反委員會書記張執一匯報。張執一當機立斷,同意上述方案,並經上海局批准執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