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蔣介石總統府的中共地下戰線【5】

段伯宇

2015年05月29日08:47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原標題:蔣介石總統府的中共地下戰線

  預備干部總隊嘉興起義

  4月2日賈亦斌接到起義通知,在段仲宇的掩護下連夜離開上海,趕赴嘉興防地。3日凌晨抵嘉興隱蔽起來,隨即轉移到李自成橋附近。4日深夜,召開骨干分子會議,宣布了採取行動的意義,並進行了動員。但這些活動被黎天鐸的親信偵知,他們到處追查賈亦斌的行蹤。這時賈亦斌當機立斷,爭取主動,於6日晚帶領大隊長李凱寅及10余名隊員,持槍來到黎天鐸的辦公室,賈亦斌把自己的手槍放在黎的辦公桌上,義正辭嚴地說:“我是共產黨派來的,你有兩條路,一條是把我送國防部領賞,再一條跟我走,下令行軍到莫干山演習。”黎天鐸在刺刀手槍的包圍下,被迫簽發了行軍演習的命令。賈立即集合部隊,下令以中隊長楊今率隊為前衛,向天目山方向前進,賈帶隊斷后。1949年4月7日凌晨,預備干部總隊在嘉興起義。

  賈亦斌率部起義的消息震驚了蔣介石,他立即調集5個師、1個保安總隊,約10倍於預干總隊的兵力兼程趕到烏鎮,將預干總隊包圍了。賈亦斌決定率部突圍。4月7日夜部隊分3路突破敵軍包圍。在敵軍的追擊中,由劉異率領的第二路千余人轉戰數日,4月10日沖上莫干山。這時莫干山的管理局長王正宇假意殷勤,以招待食宿穩住部隊,卻乘機通報敵軍。午夜敵軍開上莫干山,封鎖山口,層層包圍,起義部隊倉皇中不及抵抗,700余人被迫繳械。劉異被俘后被敵投入錢塘江中壯烈犧牲!

  由賈亦斌率領的第一路500余人,經過兩晝夜激戰,轉移到雙林、菱湖一帶。由李凱寅率領的第三路800人沖到德清、武康一帶。4月9日兩路部隊於雙林鎮會合。這時國民黨集中兵力連日圍攻,部隊寡不敵眾,經幾晝夜激戰,戰士傷亡殆盡,到達安吉附近時,隻剩賈亦斌一人,而且身負重傷。他忍著傷痛爬到密林深處隱蔽3天3夜,4月14日被一小學校長營救,被護送到寧國縣境的蘇浙皖邊區,見到工委書記錢敏,錢敏派人將他送到蕪湖轉去南京。

  賈亦斌領導的嘉興起義,震動了蔣氏父子。預干總隊原是為蔣經國准備成立20個師的新軍訓練預備干部的,是蔣經國的嫡系部隊。它的起義粉碎了蔣氏父子成立新軍的計劃,對蔣軍部隊影響很大,紛紛傳說:“太子派投降共產黨了”,引起軍心渙散。雖然起義的損失是慘痛的,但它的影響是巨大的。當時報紙登載了起義消息,社會輿論普遍認為蔣家王朝大勢已去。

  組織國民黨傘兵三團起義

  在中共中央上海局批准傘兵三團海上起義開赴連雲港登陸的計劃之后,4月初李正文、劉農畯、段仲宇和我又共同研究了具體部署:(1)由段仲宇調撥船隻,協助傘兵起義。(2)確定船隻后,派人與海員聯系協同行動。(3)由上海地下黨與連雲港駐軍聯系,屆時迎接傘兵登陸。

  為了保証傘兵團4月15日起義計劃的完成,段仲宇特派聯絡參謀李春華到港口司令部調撥了102大型登陸艇,交付劉農畯接管。

  4月13日,傘兵團按預定計劃准備出發。當天一早,劉農畯先到102登陸艇巡視了人員、物資、槍械情況,並集合地下黨員進行分工,隨即召集排、連、營長宣布紀律,命令槍支、彈藥集中保管。布置就緒后,中午全團在碼頭聚餐,團長劉農畯號召全團“風雨同舟,團結奮斗”,同時宣布李貴田為行船指揮官。聚餐后全體上船,各就各位。下午2時劉農畯下令起航,宣布甲板上不許士兵行動,指示糾察隊協同警衛連(連長劉錦世)擔任警戒,指揮台、電台、輪機室派糾察隊持槍監視。下午6時船出吳淞口。入夜,通過了國民黨海軍警戒線。這時黨支部召開會議,決定改變航道,到達花鳥山轉舵北上。10時整,按計劃報務員把一份預定的電報送給劉農畯,隨即劉召集副團長、各營營長開臨時緊急會議,向他們宣讀電報內容:“奉蔣總統電,傘兵三團即開往青島,擔任……”他們聽了非常驚訝,紛紛猜測事情的原因。這時劉農畯鄭重地說:“既然是命令,就應該執行,一切問題到青島再說。”同時他把船長請來,嚴肅地下達命令:“船調頭開往青島。”102艇轉航時,劉農畯心想:“這是180度歷史意義的大轉彎”。

  劉農畯回到辦公室,請來黃牧龍、王慎獨二人布置起義的宣言,送周其昌看過后,准備打印散發。

  14日拂曉船已進入公海。入夜以后,決定按計劃採取“分頭活動,個別轉彎”的辦法進行工作。劉農畯分別找各營營長和副團長談話,曉以大義,並告之解放軍對起義人員的政策。隨后,又找船長交待了任務。

  4月15日清晨,李貴田、孟虎、謝易清分別散發了起義宣言,正式宣布起義。劉農畯立即召集官兵講話,闡明了起義的意義。隨后,102艇准備駛進連雲港。這時遙遙望見劃來舢板,是來接應領航的,102艇安全進港,傘兵團在連雲港登陸。

  4月18日,地區黨委召開群眾大會,特委書記谷牧致歡迎詞,劉農畯代表傘兵團宣讀給毛主席、朱總司令的致敬電。當天新華社發表了傘兵三團起義的消息。當時,中共中央很重視這支部隊的起義。5月8日毛主席、朱總司令來電:“祝賀你們脫離國民黨反動集團,加入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行動,希望你們努力於政治上和技術上學習,為建立新中國的傘兵而奮斗。”同時宣布102登陸艇編入人民海軍服役。

  預備干部總隊和傘兵團都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預干總隊是太子派的基干,傘兵團是蔣介石預定作衛隊的。兩支部隊在一周之內相繼起義,對國民黨震動很大。它們的起義,對於瓦解蔣軍軍心,配合解放軍渡江,解放南京、上海都有重要的作用。

  爭取國民黨江防部隊,策應解放軍渡江

  抗戰時期我在陸軍大學學習期間,就和王修身、於兆龍結為好友。解放戰爭時期王修身任一○六軍軍長,於兆龍任九十六軍軍長,由宋光烈與他們保持聯系,他們都是馮玉祥西北軍舊部,個人之間的交情很深。王修身、於兆龍每次到南京時,都約宋光烈見面。淮海戰役后,王、於感到前途無望,對宋光烈表示:願意和我們聯系,提出待機立功,走自新之路。宋光烈因工作關系隨國防部撤到廣州之后,由宋健人負責和王、於聯系。解放軍渡江前夕,宋健人到上海和我研究工作時,提出建議:長江寬闊,波濤洶涌,江上有國民黨的海軍封瑣,空中有飛機監視,將來我解放大軍渡江時,多是木船,行動困難,如敵前強渡,可能損失很大。王、於兩軍長屢屢表示待機立功,如果聯系好,策應我軍,當可順利渡江。於是決定約好王、於兩同學在南京面談。

  1949年3月下旬,我和李正文同去南京,由宋健人帶領到王修身家中。我們介紹了當前形勢,陳說利害,指出前途,王修身邊聽邊表示首肯。最后王修身提出,將來解放軍渡江時,保証在他的陣地前沿不抵抗,並相機策應,並與我們達成了協議。

  第二天李正文返回上海,我和宋健人同去看望於兆龍。我們約定,在解放軍進攻時,九十六軍從浦口撤退。談完之后,宋健人留住南京與王、於兩部聯系。

  在我軍渡江之前,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由於一○六軍二八二師提前起義,一○六軍被迫退到皖南,蕪湖至荻港的防線由八十八軍馬師恭部接防。該部受一○六軍的影響,布防未穩,軍長馬師恭即要求辭職,不等命令到達便匆匆離去,該軍群龍無首,在我解放軍4月21日發起總攻時,全軍被殲,蕪湖、荻港江防首先被突破。浦口是南京的橋頭堡,原由九十六軍駐防,由於國民黨安慶的防務久懸未決,該軍調到安慶布防,浦口防務歸劉汝明指揮。劉得到消息,解放軍全線渡江發起總攻,為了保存實力,他下令全軍南撤。於兆龍的九十六軍提前於4月21日撤出防線。當時新華社長江前線報道:“我軍於4月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防線。當面之敵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所遇抵抗甚為微弱。一方面由於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擋,另方面國民黨官兵希望和平,不願再打了。”為挽救敗局,湯恩伯於4月21日到蕪湖督戰,但不起絲毫作用。當時國民黨長江防線全線崩潰。一○六軍、九十六軍撤出江防后和我們失掉聯系,被迫撤到福建,途中九十六軍參謀長黃振濤(陸大特七期同學)率領一個師起義加入了解放軍。

  瓦解國民黨江蘇保安總隊,策動國防部工兵第四團起義

  我解放大軍於4月21日勝利渡過長江后,迅即解放南京,緊接著兵分兩路指向上海和杭州。在解放軍進軍途中,駐防金壇、溧陽一帶的江蘇省保安總隊沒有抵抗,就自動放下武器,歡迎解放軍。這是因為保安總隊隊長齊國榰榰是我們的老戰友,段仲宇的師友。1948年冬齊國榰應江蘇省主席兼第一綏靖區主任丁治磐的約請接任江蘇保安總隊隊長。我到上海后曾和仲宇一同拜訪過他,談了團結合作的問題。不久齊約陳景明到保安總隊工作,加強了聯系。1949年4月賈亦斌領導預干總隊嘉興起義,向天目山挺進時,曾請中共中央上海局電告齊國榰在側翼掩護,但這份電報錯發到常州丁治磐的司令部,丁接到電報大為震驚,他和齊是同學好友,急忙通知齊國榰離開,齊被迫離開部隊,被掩護起來。解放軍到達后,保安總隊群龍無首,識時務的官兵主動放下了武器。

  另外,我們策動了王海嶠領導的國防部工兵第四團在浙江起義。該團是美械裝備的唯一的工兵筑路部隊,淮海戰役后由蘇州移駐杭州。我曾去看過這個部隊和王海嶠,談到該團的行動,我提出:為配合解放斗爭,由海嶠根據具體情況,相機行動。1949年3月間李正文等也先后到杭州聯系過。國防部曾於2月電令工兵四團開赴廣州,當時海嶠為執行黨的任務,採取辦法拖延調動,並根據國民黨軍事運輸緊張的形勢,將工兵團3個營用逐次移防的辦法,散布在浙贛路千裡路線上。他將第二營布防在衢州車站一帶,將第三營移防南昌車站一帶,自帶第一營逐步向衡陽移動。工兵筑路團有許多在鐵路上行動的作業車輛,這種笨重的車輛沿浙贛路千裡路線散布在鐵路上,形成了障礙,嚴重地妨礙了軍事運輸。王海嶠的義舉,阻止了國民黨潰軍和物資的南逃,引起了國防部的震怒,下令通緝王海嶠。王海嶠在完成任務后,偕同聯絡員王聲明搭上陳納德的飛機飛往香港,直到解放后才回上海。

  解放上海的斗爭

  我解放大軍掃蕩寧滬路的蔣軍殘部后,於5月12日進抵上海外圍。上海是蔣介石的老巢,因而他派親信湯恩伯為寧滬杭警備總司令,駐守上海。上海的解放斗爭時間最長,工作也最繁重。當時段仲宇在上海局策反委員會領導下,自始至終參加了這場斗爭。他於1948年冬接受了我的建議,爭取到國民黨上海港口副司令的職務,以其寶山路1號住宅作為地下工作的據點,展開了工作。當時仲宇身兼數職,除港口副司令外,還兼任鐵路軍運指揮官,上海市政務委員,在軍政方面都有發言權。在他的掩護下,我們展開了各個方面的地下斗爭。

  (一)支援寧滬、滬杭兩路局工人罷工運動

  國民黨在軍事上連遭挫敗的同時,其統治區內經濟、政治危機也日益加深。在我黨領導和影響下,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運動空前高漲。1949年春節期間,南京、杭州的鐵路工人集中到上海,包圍了上海鐵路局,發起索薪、罷工運動。湯恩伯派寧滬、滬杭兩路總局長王兆槐和警察局長毛森進行鎮壓,並調守衛車站的傘兵團的一個營警戒。當時段仲宇擔任鐵路軍運指揮官,傘兵營歸他指揮,因此也叫他參與這件事情的處理。段仲宇沒有領導群眾運動的經驗,在這緊迫的時刻,李正文來到他的指揮部,了解情況后指出:首先要支持工人運動,保証工人的要求﹔同時保護工人的安全,避免流血﹔要以公開的面目出現,不要暴露身份。段仲宇接受任務后,經過慎重考慮,親赴現場了解情況。他見了群眾代表,了解到了他們的要求。這時傘兵到了車站附近,警察局長毛森下令鎮壓工人。段仲宇為了避免流血沖突,當機立斷,命令傘兵集合,到車站大廳列隊休息。旋即命令營、連、排長:“沒有我的命令,任何情況下不得開槍!”一切部署妥當后,段仲宇來到車站大樓會議室,以軍運指揮官的身份向王兆槐、毛森提出:為避免事態擴大,可考慮選派代表談判,為了達成協議,也可以增派代表。此時王兆槐唯恐事態擴大,因此首先同意段仲宇的意見。毛森妄想憑借武力鎮壓工人,但當他感到指揮不動傘兵時,也被迫同意了。經過談判,第二天拂曉王兆槐答應了工人增薪的要求。工人群眾取得勝利,毛森等反動頭子鎮壓工人的陰謀未能得逞。

  (二)保護中共中央上海局的電台

  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電台被國民黨反動派破壞,報務員秦明鈞和聯絡員張固齋先后被捕,英勇就義。僅存的另一部電台遇到了轉移的困難,一則沒有安全的地點,再則轉移中沒有安全保障。這時李正文又來找段仲宇,說明了轉移電台的困難。仲宇得知后,毅然決定把電台轉移到寶山路1號他的家中,放在他愛人薛紀常的臥室,安全地保存起來。幾周之后,組織上選定地點,由段仲宇開著港口司令部的車子,同李正文一起將電台安全轉移到指定地點。事后,李正文對我幾次提到這件事,一再講到由於當時仲宇堅定果敢的行為,使電台安全轉移,為保証黨的通訊聯絡作出了貢獻。

  (三)領導國民黨輜重汽車部隊起義,迎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12日,解放軍進到上海外圍后,經過10天左右的戰斗,已突破上海外圍的主陣地,於23日進到市中心的蘇州河一帶。這時北岸的守軍是湯恩伯的二○四師,他們佔領著百老匯、四行倉庫等高大建筑物,封鎖著蘇州河東段﹔三三四師沿河佔領著外白渡橋、北四川路橋、天妃宮等處橋梁,與南岸解放軍形成對峙。這時段仲宇領導的輜重汽車兩個團,於5月24日凌晨也沿河布防,在火力對峙狀態中他命令團長率部起義,迎接解放軍順利渡過蘇州河,插入河北江灣地區,促使五十一軍起義,上海全部解放。

  段仲宇領導的輜重汽車團由我軍三野后勤部接收后,交給聶風智部編成快速部隊,繼續追殲湯恩伯殘部。從5月12日開始,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我人民解放軍攻克了蔣軍的最后堡壘上海,粉碎了蔣介石堅守6個月等待國際援助的陰謀,完成了解放寧、滬、杭的戰斗任務。

  新中國成立后,參加我們這條戰線的同志們,在黨的領導下,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社會主義建設繼續埋頭工作,默默地奉獻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央號召爭取祖國的和平統一,當年一道工作的同志們,正在全力以赴,為爭取台灣回歸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我現在雖年事已高,但仍在發揮余熱。國憂今未釋,何用慰平生。一息尚存,不敢后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