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張甲洲:創建東北首支人民武裝

2015年06月18日07:45   來源:京華時報

原標題:張甲洲:創建東北首支人民武裝

  張甲洲和他的戰友。

  清華大學的“清華英烈”碑和北京大學的“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上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他就是抗日名將張甲洲。“珍珠橋慘案”之后,1932年春,經黨中央批准,張甲洲率黑龍江籍的6名同學回到老家巴彥,經過精心籌劃,創建了東北第一支人民武裝——巴彥抗日游擊隊。

  鬧學潮三丟學籍

  1923年初,張甲洲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省立齊齊哈爾第一中學。學校一位數學老師常給學生們講授俄國十月革命的故事,張甲洲知道了列寧、斯大林,還有布爾什維克和蘇維埃。當時張作霖強行抽調大中學生當兵,身為校學生會主席的他非常反感,就率領同學們罷課,開展反抽丁斗爭。最終因違抗軍令,被開除學籍。

  1925年初夏,他考入沈陽文華中學。入學不久,就因口才出眾成績優秀,被公推為校學生會主席。五卅運動風潮波及到沈陽后燃起了反帝怒火。作為學生會主席,他率領學生游行示威,支援工人罷工,再次被開除學籍。

  1926年,他返回齊齊哈爾,考入甲種工業學校,入學半年即被選為黑龍江省學生會主席。不久就因反政府、鬧學潮,被反動當局逮捕。在全省師生強烈要求下,他才走出牢門。但他的“不法行為”已引起當局注意,認為他是赤化分子,便取消他的赴日留學資格。張甲洲第三次丟掉了學籍。

  入北大再轉清華

  1927年春,張甲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北大是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學校地下黨活動頻繁。1929年夏,經北大黨支部宣傳干事文藝陶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0年4月21日晚,張甲洲和文藝陶等人在北大二院大講堂召集50多名同學開會,研究營救北大支部書記李光偉。由於軍警探知了消息,會場被包圍,張甲洲等32人未及時轉移,當場被抓。在獄中,他結識了清華大學黨支部書記馮仲雲,並結下了深厚友誼。不久,經黨組織營救,張甲洲重獲自由。黨組織覺得他學理科不適宜革命工作,建議他轉考清華大學政治系。1930年下學期,張甲洲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該系。

  1930年9月,中共北平市委決定恢復西郊區委,張甲洲被任命為區委書記,胡喬木被任命為團委書記,統管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新農業學校等高校的黨團工作。因工作關系,他和胡喬木經常在一起活動。清華大學學生們說:“清華倆秀才,張甲洲善說,胡喬木善寫。”在清華大學,張甲洲不但擔任黨組織和學生組織的職務,還任巴彥旅北平學生同鄉會會長之職。

  1930年10月,張甲洲調任北平市委宣傳部長兼西郊區委書記。12月,市委書記劉錫五被捕,張甲洲臨危受命,代理北平市委書記。

  鬧南京示威當局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北平學生紛紛去南京請願,敦促蔣介石出兵抗日。張甲洲從東北趕回北平,立即投入了這場斗爭,並被推舉為南下請願團總指揮,在南京開展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清華校友通訊》記載:“十冬臘月天,張甲洲披著灰棉襖,敞著領口,一綹濃發帶著汗珠覆在額頭,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永遠是那麼匆忙,卻能通宵達旦地暢談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責任。次日凌晨,又趕回清華大禮堂,大聲疾呼抗日救國。”

  12月17日,張甲洲率領北平、天津、上海、濟南、安徽等地赴南京請願要求抗日的學生代表,同南京學生共3萬余人聯合舉行示威游行,他們高喊愛國口號,散發抗日傳單,前往中山路國民黨中央黨部,當游行隊伍行進到珍珠橋時,早已部署在此的國民黨軍警,對手無寸鐵的學生進行了血腥鎮壓。當場30余人被殺害,還有100余人受傷,100余人被捕。當晚,國民政府又派出大批軍警搜捕學生,並武裝遣送學生返回原地。珍珠橋事件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各地學生和愛國群眾紛紛舉行抗議活動,掀起了反對國民黨統治,反對內戰,要求抗日的高潮。

  建隊伍揚威巴彥

  “珍珠橋慘案”之后,張甲洲認識到槍杆子的作用,決定回老家建立一支抗日武裝隊伍。1932年春,經黨中央批准,張甲洲率黑龍江籍的於天放等6名同學回到老家巴彥,創建了東北第一支人民武裝——巴彥抗日游擊隊。

  由於張甲洲實行反日大同盟政策,聯合各種武裝力量,所以,游擊隊攻城打窯,無往而不勝。后來根據中共滿洲省委指示,巴彥游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6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為師長,趙尚志任政委。

  1933年初,獨立師被反動武裝打散,全師隻剩70余人。人員稀少,加上彈盡糧絕,為免遭日偽軍圍剿,張甲洲、趙尚志不得不忍痛決定:暫時隱蔽,聽令再集。

  巴彥游擊隊自從1932年5月16日成立到1933年1月18日解體,隻存在8個月零2天,就成了王明“左”傾路線的犧牲品。事實証明,巴彥游擊隊失敗的原因,是執行王明“左”傾路線的結果。然而,省委卻把罪名加在張甲洲和趙尚志頭上,將其二人開除黨籍,在歷史上制造一起冤假錯案。

推薦閱讀:


盤點:從黃埔軍校走出的中共知名將領(組圖)

盤點:15位起義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組圖)

珍貴組圖:細數毛澤東對十大元帥的獨特評價

盤點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子女鮮為人知的蘇聯歲月(組圖)

揭秘:毛澤東如何評價周恩來劉少奇等7位老一輩革命家(組圖)

緬懷陳雲:新中國“掌櫃” 一生清正廉潔(組圖)

珍貴組圖:喬石工作照片回顧

>>點擊圖片進入有獎競答活動頁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