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南漢宸與毛澤東【4】

程秀龍

2015年07月08日08: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與第一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

1947年,解放軍在全國節節勝利,使解放區逐漸連成一片,解放區之間貿易往來多了起來,成立一個能夠統一華北、華東及各解放區財經工作的機構,成為迫切要求。為適應這一形勢,中央批准成立以董必武為主任,南漢宸、薛暮橋、楊立三、白如冰為副主任的華北財經辦事處。同時,責成南漢宸負責著手籌建全國統一的國家銀行。

1947年12月2日,董必武將南漢宸擬定“中國人民銀行”名稱的報告送給尚在陝北的毛澤東。毛澤東看后交給周恩來,周恩來說:“南漢宸意見,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和貨幣勢在必行。我們不能像八國聯軍那樣,各帶各的鈔票進北平。”

毛澤東笑道:“現在就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為時尚早了些,同意先行准備,名稱就定為‘中國人民銀行’。”

董必武接到復電,與南漢宸商量籌備工作,並要他擔任籌備處主任。經過一年准備,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 年12 月1 日宣告成立,總行設在石家庄。南漢宸成為第一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的同時,發行自己的貨幣———中國人民銀行券即人民幣。華北人民政府貼出第四號布告說:“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之需要,特商得山東省政府、陝甘寧、晉綏兩邊區政府同意,統一華北、華東、西北三區貨幣,決定:一、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並為中國人民銀行,以原華北銀行為總行,所有三行發行之貨幣,及其對外之一切債權債務,均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承受。二、於本年12 月1 日起,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下稱新幣),定為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的本位貨幣,統一流通……”南漢宸准備了12 種面額的鈔票,第一批對外發行的是伍拾元票的人民幣。

對於這一時期的經濟工作,毛澤東說,我們的情況概括地說來就是:有困難的,有辦法的,有希望的。我們的財政情況是有困難的,我們必須要向人民說明我們的困難所在,不要隱瞞這種困難。但是我們同時也必須向人民說明,我們確實有辦法克服困難。我們既然有辦法克服困難,我們的事業就是有希望的,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

從1948 年至1954 年,南漢宸在人民銀行行長的崗位上工作了6 年。他堅決執行毛澤東的指示精神,為建立新中國的金融體系,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一,他把各解放區的銀行統一為人民銀行,六大區成立區行,各省市成立分行,地區設支行。另外,還建立各專業銀行,如農民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加上農村信用社,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金融體系。當時中國是個農業人口佔90%的國家,關注農村、農民一直是金融工作的重要內容。南漢宸多次提出全行80%的機構、60%的干部要為農村銀行服務,同時要按照“深入農村,幫助農民,解決困難,發展生產”的金融工作十六字方針,積極在農村建立儲蓄所,鼓勵農民把豬鬃、雞蛋、桐油、雞毛等賣到國外,換取外匯。

第二,他組織接管了國民黨官僚資本的金融事業,並在軍管會領導下接管國民黨的各個省銀行,對民族資本家的銀行、錢庄則加以接管改造,對原來銀行則保留其編制和名稱,先行改造。在南漢宸主持、引導下,早在1952 年12 月,全國金融系統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就勝利完成,成為全國第一個完成改造任務的行業。1949年12月,北平解放初期,投機商人紛紛作亂,物價幾次上漲,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困難。為了支援解放戰爭,迅速統一全國,以利安定民生,走上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軌道,中央人民政府採取了一項重要措施———決定於1950 年度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南漢宸說,物價連續幾次上漲,在對成立不久的人民政權造成嚴重威脅的情況下,為彌補財政赤字,穩定金融物價,發行公債比多發鈔票要好一些。因為在全國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人民購買公債雖然也是一種負擔,但這種負擔比起增發鈔票、幣值下跌所受的損失是比較少的。因為幣值下跌的結果,其下跌部分是全部損失了的,而購買公債,在一時來說是負擔,但終究可以得到本息彌補的損失。如果發行公債縮小赤字的結果使幣值和物價情況有所改善,則不但對全國靠工資生活的勞動人民和軍政公教人員有好處,而且對工商業的正常經營也是有好處的。

1949年12月16日,政務院舉行第十一次政務會議,討論通過了《1950 年第一期勝利折實公債條例》。這次發行勝利折實公債,數量雖然不大,但對當時回籠貨幣,解決一部分財政開支,穩定金融物價,起到了一定作用。

抗美援朝前夕,毛澤東估計開戰以后物價可能會發生波動,要南漢宸注意並解決這個問題,要銀行配合戰爭。南漢宸主持銀行認真貫徹,積極採取措施,其中一條就是各機關現金不過夜,各單位不拿現金流通,這對積蓄財力為戰爭服務起了很大作用。舊中國貨幣制度極其混亂並長期處於帝國主義控制之下。國民黨政府於1935 年發行“法幣”一開始就貶值,至1948 年又發行“金圓券”以取代法幣,以1 元金圓券兌換300 萬元法幣。金圓券發行后幣值繼續下跌。

1949年7月逃至廣州的國民黨政府行政院又決定發行“銀圓券”兌換金圓券。由於其發行的紙幣幾同廢紙,金、銀、外幣等硬通貨就在金融市場廣為流通,僅銀元就有“袁大頭”、“孫大頭”、龍洋、鷹洋等多種。在統一貨幣過程中,南漢宸對於國民黨政府發行的法幣、金圓券、銀圓券,採取了堅決、迅速、徹底肅清的方針,嚴格禁止流通,並規定比價,限期兌換。到1951 年全國幣制基本統一,一個獨立的統一的人民幣市場在中國初步形成。到1952 年3 月經過治理整頓,物價基本上穩定下來,如果再用1 萬元作為貨幣單位來計價流通,顯然是不合適了。因此,必須簡化貨幣單位,把1萬元改為1元。

有人問為何要將票面的金額1 萬元改為1元?南漢宸解釋:“建國后,我們使用的人民幣是在石家庄印刷的,那時戰爭還在進行,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還沒有來得及治理,一方面要支援戰爭,一方面要將舊人員全包下來,因此物價一時無法穩定,票面金額較大。經過治理整頓,統一貨幣,穩定金融,全國物價已基本得到控制,再用萬元作為貨幣單位來計價流通顯然已不適應人民幣長期、穩定流通的需要了。至於改萬元為元,是經過科學計算的。通過與戰前的物價比較,通過與黃金、外匯價值的環比分析,才確定下來這樣一個貨幣單位。恐怕多少年以后,這個貨幣單位也還是適用的。”

發行新幣,設計了12種鈔票版面。送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審定。當時,按照國際慣例,擬在票面上印毛澤東像。毛澤東不同意,說:“票子是政府發行的,不是黨發行的,現在我是黨的主席,而不是政府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

到1952年,南漢宸開始秘密著手籌劃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一次,南漢宸在中南海開會,當面請示毛澤東:“您現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了,在第二套人民幣票子上可以印您的像了吧?”毛澤東說:“政府主席嘛是當上了,但當上主席還是不能印。因為進城前,我們在七屆二中全會上作的決議,禁止用領導人的名字作地名、城市名、街道名和建筑物的名字,所以當上政府主席也不能印了。”

周恩來對他說:“鈔票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而且接觸面最為廣泛,人們朝夕都要碰到它,一定馬虎不得。”南漢宸按照周恩來指示,又進行論証修改,然后再送毛澤東審查。毛澤東批准了修整方案,印用毛澤東像的問題仍不同意。

南漢宸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期間,主持了第一版、第二版人民幣的設計工作,並先后簽發了《活期、定期儲蓄存款暫行章程》《關於收兌舊幣的通令》《關於統一資金運用與調撥制度》《保本保值定期儲蓄統一章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庫制度》《中國人民銀行出納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放款總則》《僑匯業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利息的指示》《關於全國各區、分行籌設銀行學校的指示》《農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則》《中國人民銀行修訂儲蓄存款章程(草案)》等一系列文件,為人民銀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2年9月,南漢宸積勞成疾,暈倒在工作崗位上。1954 年10 月,他因病辭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職務。在他離開銀行的這年,正是我國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時,從這年起他連續當選為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文革”開始后,他受到康生的誣陷和迫害。康生記恨當年在延安時的那場爭辯,使他在毛澤東那裡挨批丟丑,后又在1942 年高干會上被不點名地批評。康生發表講話,說南漢宸是壞人,煽動一些不明真相的紅衛兵對他不斷進行殘酷圍攻和批斗,致使他在1967 年1 月27日因心臟病突發猝然逝世,終年72 歲。12年后的197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為南漢宸平反昭雪。鄧小平致悼詞,對其一生給予高度評價。

毛澤東在延安說“要為南漢宸立碑”。如今,這座豐碑已經立在人民心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