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增義
徐州會戰
徐州位於黃淮兩河之間,地據魯豫皖蘇四省要沖,為津浦、隴海兩鐵路之樞紐,兵家必爭戰略要地。
日軍佔領南京后,為迅速滅亡中國,計劃攻佔徐州,打通津浦線,使南北日軍相連,進而攫取中原、攻佔武漢。為此,日軍先后調集8個師團及3個旅團、2個支隊約24萬人,分別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指揮,實行南北對進,夾擊徐州。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確保徐州,先后調集64個師另3個旅約60萬人,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廣闊地域上,同日本侵略軍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1938年1月中旬,日軍第5師團在青島強行登陸沿膠濟路西進,同第10師團齊頭猛進,企圖會攻台兒庄,與北犯日軍合圍徐州。
臨沂為魯南重鎮、徐州東北屏障,得失關系全局。3月10日,日軍第5師團2萬余人猛攻臨沂。李宗仁即令張自忠率第59軍緊急馳援。14日,第59軍強渡沂河,兩部合力夾擊,激戰5晝夜,重創日軍,粉碎了日軍會師台兒庄的圖謀。
台兒庄位於徐州東北30公裡大運河北岸,扼守運河咽喉,是徐州的門戶。3月20日,日軍瀨谷支隊孤軍深入,向台兒庄突進。李宗仁令孫連仲第2集團軍的3個師扼守台兒庄﹔湯恩伯第20軍團讓開津浦路正面,轉入側后抱犢崮東南山區,誘敵深入,拊敵之背。
3月24日,日軍瀨谷支隊猛攻台兒庄,至27日,守軍傷亡過半,第31師師長池峰城率部與敵展開肉搏巷戰。29日,蔣介石下令死守台兒庄。李宗仁即令第2集團軍死守台兒庄陣地﹔嚴令第20軍團主力向台兒庄機動夾擊日軍。4月3日,中國軍隊發起全線反攻,激戰4天,殲滅日軍瀨谷支隊大部、坂本支隊一部共1萬余人。台兒庄戰役是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4月7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徐州作戰命令,企圖從側后迂回包圍徐州,殲滅第五戰區主力。蔣介石為“擴大台兒庄戰果”,准備在徐州地區與日軍決戰,以使武漢有更充足的備戰時間,將各戰區部隊大批調往徐州。
5月5日起,日軍從南北兩個方面向徐州西側迂回包圍,至15日,日軍形成對徐州的四面合圍態勢。為保存有生力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5月15日決定放棄徐州,主力部隊分五路向徐州西南方向突圍,各路大軍分別轉移到豫南、皖西邊界地區,19日徐州失陷。
徐州會戰,是繼淞滬、太原會戰之后中國戰場上又一次大的會戰。雙方均投入數十萬兵力,歷時4個多月。中國軍隊廣大官兵英勇奮戰,付出重大犧牲,殲滅數以萬計的日軍,為武漢保衛戰贏得了准備時間,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彭玉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