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嘹亮的抗戰歌聲 偉大的民族精神【3】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歌曲選登及背后故事(之二)

周紅岩

2015年08月11日14:14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嘹亮的抗戰歌聲 偉大的民族精神

召喚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創辦的為八路軍、新四軍培養軍政干部的學校,簡稱“抗大”。而由凱豐作詞、呂驥作曲的《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就是專為“抗大”所寫的校歌。

這首歌創作於1937年,歌詞集中、概括地寫出了學校性質、宗旨、作風、傳統,也寫出了他們的責任和理想。曲詞庄嚴、自豪、雄壯、有力,具有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氣概。它以單樂段的結構寫成,因為樂句不長,且多以重復其樂句的開始部分而顯得精練、簡潔、好唱、好學。這雖是一首典型的群眾歌曲,但因為曲調的結構嚴謹,變化發展豐富,所以音樂形象頗為鮮明,也能受到各個層次的群眾歡迎。

隨著“抗大”學員的畢業分配,這首歌也被帶到了四面八方,傳遍各抗日根據地。學校唱它,部隊也唱它,不僅如此,不屬於學校與部隊的普通群眾也唱它。因此,它有著不同於一般校歌的深遠影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5周年時隆重演出的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曾大量地選用了一批革命歷史歌曲,這首《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就是其中之一。“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今天我們唱著它,仍能感到一種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