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岩
抗戰烽火中的聖地頌歌
《延安頌》這首深情歌頌革命聖地延安的歌曲,由莫耶作詞、鄭律成作曲,誕生於1937年。
這首歌的創作經過也非常簡單,但卻很有趣。一天下午,莫耶和鄭律成等幾位同學開完會后,爬上駐地的半山坡,看著和他們一樣從城裡走出來,到田野、山坡散步的同學和戰友,有的唱著歌,有的在談笑,情景十分動人。當時鄭律成就對身邊的莫耶說:“給我寫個歌詞吧。”其實,當時莫耶也在為眼前的情景所激動著——眼望著延安庄嚴雄偉的古城,夕陽照耀著山頭的寶塔,延河水嘩嘩地流著……莫耶立即抽筆在自己隨身帶的小本子上寫了起來。鄭律成接過歌詞,什麼話都沒說,隻見他一連幾天在窯洞門口輕輕地吟唱,有時又爬上山坡放聲高歌,這首《延安頌》就這樣誕生了。
1938年春天,延安大禮堂舉辦聯歡晚會,第一個出場的節目就是由作曲家鄭律成彈著一把曼陀林和女高音歌唱家唐榮枚一起唱一首叫做《歌頌延安》的歌。當歌聲一停,台下的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領導以及廣大觀眾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對這首歌的歡迎和肯定。第二天,有關部門就研究決定將這首歌改名為《延安頌》,並向全延安推廣。很快,這首歌又在全國各抗日根據地傳唱開來。
多年后,在談到這首歌的創作經過時,鄭律成說:“那時在延安,大家都要求抗日,八路軍又是抗日的主力,就是在這個感情沖動的時候寫的。我們搞創作的人就要有一股勁兒,就要有這種激情,才能寫出好東西。”
這首歌的曲調也和歌詞一樣,極為優美抒情,甚至帶一點外國歌曲的“洋味兒”,這對在當時以唱戰斗性很強的群眾歌曲為主的延安來說,真是平添了不少抒情的色彩。
![]() |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