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菲
獲“宋任窮之德”贊譽
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冀南根據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陳再道之勇,宋任窮之德”。“宋任窮之德”是大家對宋任窮的高度評價。
當時在冀南地區曾經搞過“肅反”,也就是在黨內抓國民黨特務。王任重在參加革命之前,上中學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學生組織。后來才知道這個學生組織是藍衣社的外圍組織,藍衣社是CC特務。所以,在這個運動中,王任重就被人揭發了,說他參加過外圍組織,說他是CC特務。
那個時候批斗得很厲害,有的說是特務就被抓去槍斃了,包括他的愛人知道了也很激動。有的還拿鞋底抽他的臉,說“我讓你當特務!”因為當時都很痛恨國民黨特務。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宋任窮就站了出來說王任重同志是參加革命前當學生的時候參加的這個組織,而且他也不知道是藍衣社的外圍組織,這個不能算數。他既然參加了革命,我們就從參加革命的時候算……最后終於把王任重保了下來了。
“文化大革命”中,宋任窮遭殃被抓,王任重也因為這個被打倒,說他是特務。當時找宋任窮調查此情況,宋任窮也如實把這個講了,並為王任重作証,說他不是特務。他被打倒之前和打倒之后,始終是這樣,毫不避諱,不怕自己受牽連。
宋任窮無論走到哪裡或者無論什麼時候對干部都是非常愛護的。雖然你犯錯誤了,但是他還給你機會,還教育,更重要的,他以身作則。他不跟風,不能說肅反了,我就一定要糾出一批,包括在二機部的時候反“右傾”,他能保護一批干部就保護一批干部,他就說我二機部是特殊的,我搞科研,搞原子彈研究,我們不搞反“右傾”。
他對老百姓的疾苦也很關心。1942年到1943年,抗戰最困難的時候,日本侵略軍進行了瘋狂的“鐵壁合圍大掃蕩”,再加上冀南地區逢鬧災荒。當時冀南地區的損失很大,很多干部都犧牲了。當時劉鄧首長為了保護干部,多次說“是不是讓他們撤到安全的地方,比如鐵路以西,靠近太行山的地方”。但是宋任窮為了抗戰,為了老百姓看到我們黨和八路軍始終沒有離開,所以他提出來“誓與幾千萬冀南人民共存亡”,因而他堅持抗戰,哪怕是最困難的時期都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而且當時又是旱災,又是水災,又是蝗災,又是瘟疫。在這種情況下,他至死不離開冀南,和老百姓在一起。
他確實做到了從心裡愛護老百姓,他急人民所急,所以老百姓才會有這樣的評價,才會這樣愛戴他。所以“宋任窮之德”這個“德”字,真是實至名歸。
兩袖清風待親朋
自1929年離開老家踏上革命征途后,宋任窮一走就是20年。時間與距離的雙重疏遠,似乎讓湖南瀏陽市葛家鄉烏石龍村的鄉親們逐漸淡忘了這個充滿抱負的年輕人。自從宋任窮步步高升后,他的一些農村的親戚當然都想到城裡工作或者想托當官的宋任窮辦件事情,但是一概被宋任窮給拒絕了。對此,家鄉有些親戚也很有意見,抱怨說:“你看我們也沒有沾光,他也沒有為我們家鄉做什麼事情。”
果真是這樣嗎?
1949年農歷九月的一天,宋任窮的大哥突然接到弟弟的來信,信中稱自己因公事會順便回家看看。沉寂多年的小村庄突然炸開了鍋,大伙奔走相告,都說“宋伢子要衣錦回鄉咯”。
這是20年來宋任窮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家鄉。深夜12點,他從吉普車上走下來,等候已久的親朋馬上就圍了過去。他樂呵呵地笑著,太久的分離讓他望著這一張張熟悉而陌生的臉龐時,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除了家人團聚的溫馨外,宋任窮並沒有給親人們帶來半點物質上的喜悅。侄媳婦陳樹華依舊記得,宋任窮當時隻給她買了2雙襪子和2條毛巾,而侄女隻有1雙襪子和1條毛巾,其他人則分毫未得。
不過,為了感謝曾資助過自己兩塊大洋的同鄉田細和與黎本初,宋任窮倒是大方地給兩人帶了件當時很中用的衛生衣。
在停留的一個星期裡,來客絡繹不絕,為了招待這些人,家裡一日三餐,每餐7桌。要走時,宋任窮悄悄對侄子宋敬堂說,本來還想多呆幾天,可自己實在囊中羞澀,為了不連累家人,隻好提前離去。
又過了將近10年。1958年春,宋任窮從北京乘火車去廣州辦事,中途回到老家吃了餐午飯便離開了。相比上一次,這次的宋任窮顯得更寒酸,他給大伙的見面禮隻有一小包糖粒子。
1988年5月24日,宋任窮來長沙開會。相隔30年后,他更忙碌了,匆忙的他連家門都沒進,隻在鄉政府打了個轉就走了。這是宋任窮最后一次回鄉,那次他什麼都沒有帶,僅在擁擠的人群中給了鄉親們最后一個難忘的笑臉。
更為令人深思的是,宋任窮在老家親人眼中是個鐵板人物,的確自始至終沒有給親人們半點“照顧”。
1979年,20多歲的侄孫宋運佳,躊躇滿志地想干一番事業,於是決定到北京去找時任國家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的叔公宋任窮,幫忙找個好單位。但當宋任窮得知侄孫的來意后,隨即委托秘書予以拒絕。
1984年,還是宋運佳,當時的他在做花炮生意,需要購買一輛運輸車,但這在當時的湖南買不到,他決定再次找叔公幫幫忙。可是,他剛踏進叔公家大門,就挨了一頓訓:“中央組織部沒有汽車,買車不要找我!”
此后,老家的親人無論大小事,一概不再向宋任窮求助。
然而,從不徇私的宋任窮,對家鄉的建設卻非常關心。
1993年,當他得知家鄉辦學條件很艱苦,便親自與希望工程取得聯系,獲贈80萬元,在葛家鄉修建了馬家希望學校。
1995年,瀏陽一個鄉發生了災害,暴露了水利問題。宋任窮一聽情況,腿一拍,說道:“農業是大事,不能耽誤。”當即便將情況匯報給國家水利部,家鄉很快得到撥款,解決了災害問題。
直至卸任后,宋任窮也一直與家鄉的鄉政府保持著緊密的聯系。2005年1月8日,宋任窮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宋任窮的逝世使共和國痛失了一位上將,也使老家湖南瀏陽痛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親人。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