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惠忠
二
就在日本戰犯移交中國不久,1950年10月15日,我國政府庄嚴宣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戰,戰犯們一聽到這消息,高興得得意忘形。說這下好了,美國進攻中國找到了借口,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爆發了。每天報紙一來,他們爭先恐后閱讀有關報道朝鮮戰場上的消息,然后湊在一起,眉飛色舞地分析形勢發展,用不流利的中國話,挑舋地對我們的哨兵說:“你們同美英為首的聯合國軍較量,好比雞蛋碰石頭,自取滅亡。”他們認為時機已到,在獄中大鬧特鬧,呼反動口號,唱反動歌曲,遙拜天皇,繪制日本國旗,對我哨兵高聲叫罵,有時用拳頭碰鐵窗,歇斯底裡地叫喊。他們還利用放風的機會,互傳紙條,密謀勾結監外日僑越獄暴動,妄圖在美國攻佔東北時來個裡應外合。
對於戰犯的反動言行,一方面作有力的駁斥和制止,一方面向他們發出嚴厲警告,並限制了他們一些自由。雖然改造他們是我國政府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但我們都沒有忘記,日軍發動的侵華戰爭,使我們的神聖領土痛遭蹂躪,國人慘遭殺害,文明歷史遭到劫難,座座青山都埋有烈士的忠骨,條條江河都流淌著民族的血淚。我們加強了對戰犯的控制和壓制,干部戰士責任心更強了,按照毛主席關於“在野獸面前,不可以表示絲毫的怯懦”的教導,對帶頭鬧監的,根據情況輕重,分別給予勸告、警告、獨拘等處理。這樣一來,戰犯們害怕了,怕繼續鬧下去招來殺身之禍。另外,戰犯們看到叫喊要在中國安東(現丹東)過聖誕節的美軍節節敗退,一個個大失所望,發脹的頭腦開始冷靜下來,鬧監現象少了,反動氣焰有所收斂。根據形勢的變化,部隊恢復了正常執勤。
好景不長,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戰犯們看到將長期關押,沒有出路﹔另外也看出我們沒有對他們處決的跡象,便掩蓋起內心的恐懼和驚慌,又現出了反動的面孔。一時有的戴上了戰斗帽,有的穿上了將校服,有的佩戴起軍銜領章,有的撕毀監規,有的在監舍裡大鬧特鬧,一個個氣勢洶洶,驕橫頑固。他們狂叫:“我們是戰俘,不是戰犯,必須將我們無條件釋放。”有的竟恬不知恥地說什麼“日本國小,人口多,向外擴張是正當的”﹔“日本大和民族是優等民族,有義務指導劣等民族”﹔“戰敗不是日本軍隊不強,是戰線太長,戰略不當造成的結果”。我們的哨兵強行制止,警告他們遵守監規,低頭認罪。他們不但不聽,反而氣焰更加囂張,甚至對我們哨兵進行辱罵。就此,部隊做了進一步研究,我們對其實行人道主義,按政策行事,絕不是我們束手無策,不能任他們胡鬧。於是把幾個帶頭鬧監的關進了小號隔離反省,派哨兵觀察他們一舉一動,限其自由。他們畢竟是中國人民的階下囚,色厲內荏,害怕把事情鬧大,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就這樣,那些囂張一時的戰犯,抱頭嗚嗚地哭起來。
監舍平靜下來了,帶頭鬧事的戰犯受到了制裁,可我們有些戰士的思想倒有些不平靜。有的不理解地說,我們太手軟了,戰犯這樣猖狂,為什麼不給他們用大刑,讓他們明白明白中國人民的厲害﹔有的激憤地講,戰犯鬧監,我們應該拉出幾個槍斃,顯示顯示我們的國威和軍威﹔有的說哨兵有職責,也要有權利,如果槍走火打死犯人,不應該追究哨兵的責任。特別看到戰犯吃的比部隊好得多,日本戰犯按職務,分別吃小灶、中灶、大灶,主食一律大米白面,思想更是不通。有的發牢騷講怪話說:“給敵人吃好的,自己吃差的,真是古今中外奇聞。”思想不通,自然就會有所表現,上崗時對戰犯瞪眼,下崗時摔槍,氣不打一處來。
面對部隊的思想情況和艱巨復雜的任務,部隊領導認為,如不及時對部隊進行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不但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而且還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經領導研究決定,組織部隊進行政治學習,由團、營干部親自講課。學習中,重點講解對戰犯的政策主要是改造他們,不是消滅他們。要消滅的是他們的反動思想,而不是他們的肉體。要消滅他們的肉體只是幾分鐘的事情,而要改造他們轉變立場、觀點,叫他們低頭認罪,卻是一件艱巨的任務。這樣做不是我們表現軟弱,而是我們強大。過去在戰場上我們從來就沒有懼怕過他們,今天我們把他們抓住關進監獄,反倒懼怕他們不成!日本戰犯長期受軍國主義教育,驕橫傲慢,迷信天皇和鬼神,敵視中國人民,我們今天要使他們覺悟,恢復人的良知,需要有個過程。教育中還如實告訴大家,生活上對戰犯予以照顧,讓他們適當吃得好一些,是周總理的指示,是要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民的寬大胸懷,喚回他們的人性良知。
通過政治教育,部隊的思想認識有了顯著提高,特別大家知道是周總理的指示后,都覺得自己目光短淺,看得太近,從而端正了思想,把完成好看押戰犯視為是祖國人民交給的一項光榮而艱巨任務。
推薦閱讀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