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巧合
羅源城的兩次解放,都是8月14日。頭一次紅軍長征先遣隊攻克羅源城是1934年8月14日,后一次解放羅源城是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十兵團,於1949年8月14日。兩次日子相同,但前后相距15年。解放羅源城的作戰指揮也巧合得很,都是粟裕這位常勝將軍。頭一次他在擔任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參謀長時,親臨前線擔任戰斗指揮。后一次是他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代司令代政委時的戰略指揮。考慮到要抓住國民黨軍全線潰退的有利時機,1949年5月22日,粟裕在指揮上海戰役期間,為了及時調整部署,他致電中共中央軍委,請示“我入閩部隊是否可能提早”,得到中央贊同,批示“入閩部隊隻待上海解決,即可出動”。為實現中共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粟裕在上海戰役結束后迅速調整三野全軍作戰部署,以第10兵團兵團部,率第28、29、31軍執行進軍福建任務。接著10兵團迅速集結於蘇州、常熟、嘉興一帶,為向福建進軍作准備。7月2日10兵團奉命向福建進軍,8月14日解放羅源。
羅源前后兩次解放,中間相隔15年。這期間,在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中共閩東特委和閩浙贛城工部黨組織的領導下,羅源的革命斗爭從未停止過,一直堅持到新中國成立。
紅軍攻克羅源城,把后續事宜交接給地方武裝后即揮師北上。紅軍的勝利使遠近的敵人聞之喪膽,大大推動了羅源縣革命形勢迅速發展。實行土地革命,消滅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全縣170多鄉村蘇維埃中,有110多個鄉村實行土改分田,有60多個鄉村開展抗租、抗糧和廢債斗爭。發展經濟籌辦紅軍被服廠、透堡制槍廠。把先遣隊留下的傷病員分別送到蘇區巽嶼、北山等醫院,動員婦女會會員參加護理工作。為適應斗爭形勢需要,閩東特委決定,中共連羅縣委分開,正式成立中共羅源縣委,建立羅源獨立營。
正當人民盼來土改后的第一個豐收季節時,反動政府調兵遣將,對閩東蘇區進行大規模反革命“清剿”,限期一個月消滅羅源等縣紅軍游擊隊。縣蘇維埃主席阮在永被殺害,砍首示眾。他們制造巽嶼慘案,焚燒房子100多間,打死干部、戰士、群眾120余人,絕代20多戶。山頭海灘到處是血肉模糊的尸體。此時地主惡霸趁機反攻倒算,全縣蘇維埃組織幾乎全部被破壞,蘇區陷落,革命干部、共產黨員、游擊隊員、革命群眾被殺害上千人。中共地方組織的骨干隻好分散隱蔽,活動基本停止。1935年5月閩東特委書記葉飛提出“恢復老區、開辟新區”等活動方針。隨后閩東特委委員阮英平來羅,把分散的游擊隊員集中起來,成立地方游擊第七支隊與第九支隊,隊伍近百人。活躍在羅、古、寧、閩邊,后發展到200人,一直堅持到抗日救亡活動開始。這200人隊伍除留下少數人之外,編入新四軍三支隊六團二、三兩個營,跟隨葉飛開往皖南抗日前線。
抗戰初期,羅源縣保留兩個黨組織,即中共古羅閩邊區委和中共馬(鼻)透(堡)中心黨支部。他們以“白皮紅心”的策略,把公開合法斗爭與秘密斗爭結合起來,歸新四軍駐榕辦黨組織領導。1942年初,歐陽友心在羅源組織青年抗日先鋒隊,后擴建70人的游擊隊,活躍在羅源灣一帶抗擊日偽騷擾。在縣城,各界人士也積極發動參軍、募捐支援抗日。1942年英華中學共產黨員孫道華、傅孫煥(后來是中共福州市委書記、委員)畢業后來羅源中學(初中)任教。孫教我們歷史、傅教我們數學,他們用抗日救亡思想和立志報國思想教育學生。在課堂上講蘇德戰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蘇軍攻克柏林殲滅戰的故事,講蘇聯紅軍如何英勇捍衛祖國的國土。領導學生組織劇團,演出《紅色的馬》《壓迫》等劇目。教唱《黃河大合唱》《游擊隊之歌》。教唱《延安頌》時,歌詞中把“延安”兩字改為“中華”,其他原封不動,以避過國民黨頑固派的檢查。除在城關演出宣傳外,還到北山、巽嶼等農村宣傳演出,喚起民眾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羅源縣連續三天舉行大規模游行,歡慶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團結建國。但國民黨想獨吞勝利果實,准備攻佔解放區。羅源首先在羅古林邊區開展隱蔽斗爭。省委領導人阮英平、左豐美等先后蒞臨指導,消滅禍害群眾冒充共產黨的土匪,使老百姓安寧下來。1947年2月龍山會議成立閩浙贛省委城工部后,大大推動城鄉革命斗爭,在城工部閩東工委林立指派下,陳式山、陳廷藩、溫漢欽到羅源開展工作,成立黨支部發展黨員。1947年10月閩浙贛省委高湖會議上決定成立閩(清)古(田)林(森)羅(源)連(江)中心縣委,書記由城工部副部長、地下軍司令林白兼任,羅源縣委劃歸林白領導,任命陳式山為書記,工作重點轉向農村,在各區鄉建立17個黨支部,30個黨小組,5支手槍起家,發展游擊隊達130人。這時羅源先后建有8支游擊武裝:楊華為隊長的連羅游擊總隊,歐陽友心為隊長的連羅寧邊區游擊隊,凌尚武為隊長的林連羅沿海工委游擊隊,李玉鎮為隊長的連羅邊區工委游擊隊,王俊義為隊長的羅源縣委人民游擊隊,徐興祖為隊長的閩連羅邊區游擊隊,黃兆宜為代隊長的羅源人民游擊隊,張道祿為隊長的羅古閩邊區游擊隊。這八支游擊隊都屬城工部領導,絕大部分歸林白為書記的五縣中心縣委領導。除此之外五縣中心縣委直屬的主力游擊大隊,不少時間也在羅源活動。這些斗爭一直堅持到羅源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