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老賬簿 新研究

“清抵簿”破解毛澤東家庭歷史之謎紀實【3】

高菊村

2016年01月18日16: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老賬簿 新研究

(四)

收入與支出,是“清抵簿”的全部內容,收小支大,尤其是革命方面開支大,是毛澤東家庭由富裕走向貧窮的關鍵所在。我們通過這次專題調查研究,徹底弄清了毛澤東沒寫回信的原因和毛澤東家庭經濟的實況,明白了毛澤東家庭在土改中沒劃成分的實情。毛澤東家從曾祖父毛祖人1850年當家,到1950年土改的百年中,前50年,家境極為貧寒,從1901年到1920年,由於毛澤東父親毛順生勤儉精明,農商結合,逐漸脫貧致富,毛澤東、毛澤民都說相當於富農。但當成為革命家庭,家產由祠堂代管之后,由於上述各種特殊的社會及政治原因,到解放前幾年,已由富裕變為貧窮,家產名存實亡,家人幾乎沒飯吃,這從“清抵簿”中,也能看出這種跡象與端倪。毛佑生在簿中寫道:1931年付虧谷“五石柒斗”,計洋14.25元﹔到1935年3月,“實虧洋玖拾捌元陸角五分”,另欠毛月迪“佃銀伍佰貳拾兩”,計洋676元,兩項共計774.65元,不到四年,虧欠增加了五十余倍,真是觸目驚心。

在調查座談會上,老人們都說:“毛主席家裡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管賬人無奈,隻好向佃戶增收佃金和借債。”毛澤東家的主佃戶先后有毛林森、彭桂禹、毛月迪、孫小春、張文峰,據“清抵簿”記載,毛月迪主佃時間較長,張文峰兒子張慶雲回憶,他家主佃時間也不短,從1941年開始,直到1952年下半年,經政府適當安排后,才離開上屋場。張慶雲說,他家開始時“交佃銀600兩,到1950年增加到1300兩”,計洋1690元。又據1973年春,韶山地區38位老人半個月的集體回憶,毛澤東家到土改時,除欠佃戶佃金外,還“欠一千七八百兩銀子”的債,按1750兩算,計洋2275元。如果再將1935年那兩筆債務相加,共計4739元,按當時地價每畝(含山土屋宇)169元計算,就是把毛澤東家產全部賣掉,也隻有3380元,尚差1359元,資不抵債,這就不難理解,周外婆為什麼在韶山生活不下去,於1950年4月寫信向周文楠訴苦,周文楠寫信給毛澤東並將信轉去,毛澤東於5月12日復信周文楠,同意將周外婆帶去東北“一道生活”,連路費都不能自理,而由毛澤東親自設法解決。毛澤東家庭真是一貧如洗。

然而,近30余年來,國內外包括韶山,在宣傳毛澤東家庭經濟和成分問題上,出現了不少訛誤。上世紀80年代,國產歷史巨片《開國大典》,曾有這麼一組鏡頭:1950年韶山土改后期,鄉親們到北京中南海見毛澤東,並親切交談,毛澤東說,“我家應該是富農”,我寫信“給農會”,請你們“捎去”。《毛澤東軼事》等書寫道:韶山土改時為給毛澤東家劃成分爭議紛紜,鄉黨支部書記毛仁秋深感為難,寫信給毛澤東﹔還說毛澤東派兒子“毛岸英、毛岸青回韶山”,傳達了“劃為富農,責無旁議”等三條意見。90年代,長沙、湘潭和韶山十幾位專家學者,公開出版了《毛澤東和他的父老鄉親》《韶山導游》等好幾本書,也都錯誤地寫到為給毛澤東家劃成分,發生爭執﹔毛澤東“回了信”,提出了“劃為富農”等三條,其中一書還緊接著寫道,“毛澤東家庭成分就這樣定了”,毛澤東家庭經濟發展軌跡是:“貧農——中農——富農”。這些錯誤觀點,竟在韶山流傳了幾十年之久。2012年12月,境外媒體報道:韶山在土改劃成分時,還有人提出要給毛澤東家庭劃為“地主”,隻因他是“黨的領袖、政府主席而未劃成”,更是荒謬絕倫,歷史絕非如此!1950年冬,韶山無任何人去北京,根本不可能出現那個談話場面﹔韶山土改中無人提出要給毛澤東家劃什麼成分,根本不存在什麼“紛爭”,更不存在劃什麼富農、地主的任何客觀可能﹔毛仁秋去信是請示毛澤東“家裡有幾人參加分田”,毛澤東接信后,沒寫回信,也不是派毛岸英(已上抗美援朝戰場)兄弟,而是派毛岸青一人回韶山,傳達“家人不參加分田”“家庭階級成分,實事求是,該是什麼就是什麼”等三條指示。毛澤東最了解家庭經濟情況,最熟悉土改政策,絕對不會說自家是“富農”。事實上,韶山鄉政府和土改工作隊,根據家庭經濟等情況和土改法,沒給毛澤東家庭劃定任何成分。

當我將有關這些問題的大量史實、史料和數據,匯報給中央文獻后,他們都感到意外與高興,說“這就解決了毛研史上,早應解決、而長期未能得以解決、似乎誰都不能解決的歷史問題”,要來個“鋪天蓋地、驚天動地”的宣傳,達到“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目的。他們於2013年11月,在《黨的文獻》第6期,發表了我們的《關於土地改革時毛澤東家庭成分劃分問題的歷史考証》,2014年5月由他們編輯出版的《毛澤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書,收錄了我的《從富裕到貧窮——毛澤東家庭經濟演變和成分問題的歷史真相》,2015年9月《黨的文獻》第5期,又發表了我的《讓文物與老人“對話”——韶山毛澤東家庭歷史研究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對重大歷史問題“整體研究要深,專題研究要細”,應“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事實勝於雄辯,文物印証歷史。“清抵簿”是毛澤東革命家庭的紅色賬簿,一本老賬簿,是家庭政治經濟狀況的歷史見証,我們將它與老人回憶結合起來,進行深入細致的新研究,從而破解了毛澤東家庭經濟和成分問題的歷史謎團。這就有力說明,隻有尊重歷史,讓史實說話,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隻有敢於挑戰,勇於擔當,才能糾錯向前,不斷創新,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種精神。

(作者系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原副局長、中國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會名譽理事)

來源:《新湘評論》2016年第01期

頻道精選


盤點:2016年,你不可不知的五個黨史國史紀念日 

1949年元旦毛澤東和蔣介石在新年賀詞分別說了什麼

6位家人眼裡的毛澤東:要求子女少說空話 夾著尾巴做人

哪位開國元帥逝世后毛澤東嘆息"國有疑難可問誰"?

哪位開國上將作戰英勇被稱"將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