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相
王建安揮戈東海首戰告捷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准備,舟山戰役的序幕終於拉開。第七兵團首長經過反復研究,把攻擊目標首先指向了大榭島。
大榭島位於穿山半島以北、舟山本島西南海域,南距大陸0.32海裡,北與金塘、定海相望,是大陸通向舟山本島的門戶。守敵為蔣軍第七十五軍十六師四十八團等部,共1400余人。敵前沿陣地和縱深筑有地堡,並用交通壕相連接﹔在灘頭陣地設置了鹿砦、竹簽等障礙﹔還經常派炮艇在海上游弋,向大陸進行炮擊。為加強該島防務,敵第十六師師長曹永湘於戰前前往督察,命令守軍加強工事,長期固守。
根據大榭島的敵情,第七兵團首長批准第二十二軍的作戰計劃,決心以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的優勢兵力,攻佔大榭島及其附近的穿鼻山、外神馬等小島。其中,以第六十四師一九○團並附六十六師一九六團二營共4個營為大榭島登陸突擊第一梯隊,第一九六團2個營為第二梯隊,山炮團擔任火力支援任務﹔第一九一團一部兵力監視梅山島之敵,主力奪取穿鼻山和外神馬島。令各參戰部隊於8月18日傍晚發起攻擊,達成偷渡突擊登陸之目的。
由於敵機頻繁出動對我軍渡海出發陣地進行偵察襲擾,增加了部隊臨戰准備的難度。為使我軍的作戰企圖不被敵人發覺,一切准備工作都在極其隱蔽的情況下進行。渡海作戰發起的頭一天夜間,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在夜色掩護下,把隱蔽在河灣港汊內的200多條船隻,悄悄地抬到起渡場,並用蘆葦和雜草進行偽裝,使連綿數公裡長的船隊不露一點痕跡﹔炮兵用人拉肩抬的辦法把大炮從數公裡外的地方秘密推入射擊陣地。就這樣,我軍順利地避過了敵機的監視,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了渡海作戰前的最后准備。
18日傍晚,刮了一天的西北風停了下來,白鴨洋上的波濤也漸漸趨於平靜。18時30分,隨著兩顆信號彈騰空而起,攻擊大榭島的戰斗打響了。頃刻間,炮兵陣地上的所有火炮一起開火。炮彈呼嘯著砸向敵軍陣地,島上的許多明碉暗堡接連被摧毀,停泊在附近海面的兩艘敵艦未敢反擊便倉皇逃竄。
經過半小時的火力准備,我第一梯隊4個營分乘130多條民船,呈16個突擊箭頭,在5海裡寬的海面上快速航渡,直取大榭。
當我航渡船隊接近大榭島時,敵前沿陣地立即集中火力拼命阻擊。我戰船冒著敵人射來的密集槍彈,加快速度奮勇前進。15分鐘后,先頭部隊在大榭島南部搶灘登陸,隨即兵分3路,神勇無比地向敵縱深發展進攻,敵軍難以抵擋,紛紛退至七頂山一帶。
七頂山是大榭島的主峰,海拔1000多米,地勢險峻。潰退下來的國民黨軍憑借有利地形,企圖負隅頑抗。主攻團首長分析了敵情,認為如果不在拂曉前攻佔七頂山,一旦敵軍援兵到來,戰況就會對我不利,遂決定集中全力對七頂山之敵實施南北夾擊。
由於困守七頂山的國民黨軍憑險頑抗,我軍進攻並不順利。在此情況下,攻擊部隊改變戰術,以小股多路突向山頂。一連二排從正面強攻敵軍士訓練隊時,遭到敵人頑強抗擊,3次突擊均未奏效,全排傷亡很大,隻剩下王傳根、張華銀、龐恆慶3名戰士。他們憑著機智和勇敢,以巧妙靈活的作戰手段,炸毀了一個又一個地堡,最后終於消滅了敵軍士訓練隊。經過一夜的浴血奮戰,我軍於19日拂曉前攻佔了七頂山,全殲山上之敵,並擊斃了敵團長。
在第一九○團攻打大榭島的同時,第一九一團一營和三營分別對外神馬島、穿鼻山島實施登陸作戰,經過激戰,一舉奪佔了這兩個島嶼。
舟山本島的國民黨軍不甘心失敗,於19日中午,以七十五軍1個團的兵力分乘5艘軍艦,在飛機和艦炮掩護下向大榭島反扑過來。下午,國民黨軍在大榭島北部的姜獅岩、四房村附近登陸,佔領了部分灘頭陣地。我一九○團二營及團屬炮兵立即進行反擊,經幾個小時的激戰,增援之敵大部被殲。在搜剿殘敵的戰斗中,二營副教導員鞏文明發現登陸之敵一部退縮到海邊礁石后側,立即指揮部隊猛沖過去,團屬迫擊炮也向礁石叢開火,打得躲藏之敵喪魂落魄,紛紛舉手投降。戰至20日凌晨,我軍將登陸之敵2個營全部殲滅,生俘400余人。
大榭島被我攻克后,附近梅山島的守敵1個團成了驚弓之鳥,慌慌張張地丟下陣地逃之夭夭。我軍隨即進佔該島。
大榭島一仗,我軍初試鋒芒,取得殲滅島上守敵及登陸反擊之敵共1448人的勝利。首戰告捷,為解放舟山群島積累了經驗,增強了廣大指戰員奪取全勝的信心。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