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銘新
“好好記住毛主席的這段話”
在格瓦拉第一次訪問中國抵達北京的第二天,1960年11月18日,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歡迎格瓦拉一行。我陪同古巴青年代表團一起出席。當格瓦拉步入宴會大廳時,他不斷向歡迎他的賓客們揮手致意。隻見他身穿綠橄欖色軍裝,足蹬一雙黑色軍靴,留著瀟洒的絡腮胡須,身材魁梧,步履矯健,眉宇間透出阿根廷草原高喬人那種特有的剛毅與豪放。
我陪同的幾位古巴客人迎上前去,同他握手,向他問好。格瓦拉簡短地問貢薩雷斯團長來中國多長時間了,有收獲沒有?然后,以深邃的目光看著貢薩雷斯說:“中國對青年工作非常重視,你們要好好學習中國同志這方面的寶貴經驗。毛澤東主席對青年有一段非常精辟而生動的講話,說青年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說到這裡,他轉過臉微笑地問我:“你知道毛主席的這段話的全文是怎麼說的嗎?”我說:“知道。那是1957年毛主席在訪問蘇聯對中國留學生的一段精彩講話。毛主席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格瓦拉聽完后緊緊地握了握我的手說:“謝謝你的幫助!”然后轉過臉來用寄予重托的犀利目光對貢薩雷斯說:“希望你好好記住毛主席的這段話,努力把青年工作做好啊!”貢薩雷斯連連點頭稱是,說回國以后一定好好安排學習和貫徹。
格瓦拉這次訪華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商談中古經貿合作。中方委派李先念副總理作為代表。談判進行得非常順利,雙方商定:在1961年至1965年間,中方向古巴提供6000萬美元貸款,援建一些工業項目,並在1961年度購買古巴100萬噸糖、5000噸鎳和銅等礦產品。格瓦拉對中國提供的援助十分感激。周恩來總理說:“我們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你們有困難,我們應該幫助。不然,就不是革命國家了。”
格瓦拉的中國之行取得了巨大成功。回國以后,他做了許多報告介紹中國情況,號召民眾學習中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格瓦拉在古巴掀起了一股“中國熱”。古巴人民欽佩中國,渴望了解中國,每天到新華社哈瓦那分社索取新華社電訊稿的人排成了長隊。
“我們應該像切•格瓦拉”
古巴革命勝利后,格瓦拉依然閱讀了許多毛澤東的著作。在他看來,革命尚未成功,拉美大多數國家,包括他的祖國阿根廷,仍然被獨裁者或者反動權貴集團所統治。所以,他經常引用毛澤東的一句名言“不到長城非好漢”來激勵自己的革命斗志。盡管肩負繁重的經濟領導工作和頻繁的外交出訪任務,但絲毫沒有讓格瓦拉忘記他作為一名解放全拉美的國際主義者的理想。所以,當古巴的經濟建設開始進入正常的運行軌道以后,他血脈中的拉丁美洲血液開始沸騰。他耳邊常常聽到受苦受難的人民的呼喚,他不能沉湎於“功成名就”,他要繼續為拉美的解放事業作出貢獻。
1967年1月,我陪同時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的吳學謙赴哈瓦那出席亞非拉三洲人民團結會議。念及格瓦拉在1965年3月結束了他為期3個月訪問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一系列國家后便銷聲匿跡,出席三洲會議的許多代表都十分關心格瓦拉的行蹤。古巴政府了解到大家的心願,卡斯特羅在三洲會議上發表的閉幕詞中專門講到了格瓦拉“告別古巴”的情景。
他說:“格瓦拉從參加我們行列的第一天起就時常明確地表示,當古巴斗爭完成之日,他就將去另外的地方履行革命任務。我們也常向他許諾,任何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任何情況都不會使我們要求他留在我們國家內或者阻止他實現那種願望的要求,而且我們完全忠誠地信守對格瓦拉同志的諾言。”此言剛完,全場報以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接著,全場突然響起了一陣熟悉而合著節拍的歡呼聲:“我們可以像他,我們應該像他。像誰?像誰?切•格瓦拉!”這時,群情激奮,全場淹沒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之中。
此情此景,令我們這些與會各國代表感動不已。緊接著,古共中央的一位領導人宣讀格瓦拉自玻利維亞叢林寫給三洲會議的《致世界人民的信》。格瓦拉在信中說:“要發揚真正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人類在無產階級旗幟下進行的斗爭是最神聖的斗爭。對一個美洲人、亞洲人,一個非洲人,或一個歐洲人來說,在越南、委內瑞拉、危地馬拉、老撾、幾內亞、哥倫比亞或玻利維亞等現代武裝斗爭的舞台上獻出生命,同樣都是光榮而偉大的……”信剛念完,會場上又一次響起“切”“切”“切”的熱烈歡呼聲。
會后,我同古巴的陪同官員說了我對格瓦拉崇高品質的感受。這位官員告訴我,1965年10月3日,在宣告成立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大會上,卡斯特羅正式宣布:切已告別古巴!格瓦拉請求辭去他在古巴黨內外的一切職務、軍銜和古巴公民的國籍。他願意為拉丁美洲任何一個國家的解放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而決不考慮個人付出任何代價。他在給卡斯特羅的告別信中表示,他對單一的蘇聯模式感到不解和失望,對社會主義的前途感到憂慮。因為他發現不少革命者都是在豪華的汽車裡、在漂亮的女秘書的懷抱裡喪失了往日的銳氣。所以,為保持革命者的理想和完美形象,他隻能選擇戰斗,選擇一個鳳凰涅槃式的壯美結局。
1965年6月,格瓦拉率領一支有125人的古巴游擊小分隊,開赴非洲的剛果金沙薩地區,想在非洲的心臟地帶建立一個“新古巴”。然而,斗爭屢遭挫折。格瓦拉便決定在玻利維亞聖克魯斯省的尼阿卡瓦蘇峽谷建立游擊據點。1967年3月,開始軍事行動。1967年8月,由於叛徒的告密,游擊隊的秘密倉庫被搗毀,城市中的聯絡網也遭到破壞。8月31日,遭到政府軍的襲擊,游擊隊全軍覆沒。10月8日,當格瓦拉滑下峽谷准備突圍時不幸被鋪。次日,玻利維亞武裝部隊司令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乘直升飛機趕到現場進行審訊。格瓦拉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拒不回答任何問題,鎮靜地說:“我就是切•格瓦拉。你們把槍口對准我吧!革命是永垂不朽的!”格瓦拉英勇犧牲,年僅39歲。正如格瓦拉的女兒所說:“我父親是去完成西蒙•玻利瓦爾(領導拉美獲得獨立的民族英雄)未竟的事業。”無論今天或者將來,隻要世界上還存在著壓迫、剝削與不公正,熟知或欽敬格瓦拉的人民還會發出同一種聲音:切還活著!他的英名將流芳百世!
“他就是當代的救世主”
1995年11月22日,我在玻利維亞的大使官邸收聽到一條驚人的消息:當年曾參與追剿格瓦拉的玻利維亞退役將軍巴爾卡斯透露了格瓦拉遺骨下葬的秘密地點。廣播說,懾於格瓦拉在全世界激進青年和左翼游擊隊中的巨大威望和影響,為避免他的墓地日后成為他的崇拜者朝拜的聖地,當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玻軍方決定將格瓦拉等人的尸體秘密地埋葬在玻東部聖克魯斯省巴列格朗德市小型機場的跑道下面。
不久后,玻利維亞《現狀報》發表了一篇當年曾在格瓦拉戰斗的游擊區採訪的報道,還附有一張在現場拍攝的格瓦拉的遺體照片。有評論認為,那張照片同1500年在意大利畫的耶穌像驚人相像,這真是人世間難以想象的巧合。顯然,那是因為人們把格瓦拉同救世主耶穌相比擬,因而得出了那樣的印象。
到格瓦拉飲彈的實地,去體驗壯士昔日的戰斗歷程,無疑是對英雄最好的懷念。1996年初,我從聖克魯斯出發,經過3個多小時的艱難旅程,到了這個與格瓦拉英名緊密相連的巴列格朗德市。市長卡勃雷拉熱情地接待了我。我告訴他,我曾在中國接待過格瓦拉,中國人民對格瓦拉懷有崇高的敬意,而格瓦拉對中國也懷有深切的感情。我告訴他古巴駐玻利維亞大使曾和我講過一段格瓦拉與中國有關的往事。那時,這位大使是古巴共青團中央的領導干部。她說,格瓦拉在一次光著膀子和他們一起參加砍甘蔗的義務勞動時,對古巴共青團的領導人說:“同群眾共甘苦,參加集體勞動,這是我在中國受到的啟發。對於肩負領導重任的同志來說,這也是與官僚主義決裂的最好辦法。”卡勃雷拉市長聽完后笑著對我說:“中國大使對格瓦拉的特殊感情完全可以理解。我們這裡的普通老百姓就說,雖然切活著的時候我們對他知之甚少。但是,他死后我們才明白,他是一個仿效耶穌拯救窮人的好人,他就是當代的救世主。”
1995年11月底,在玻利維亞政府的支持下,玻利維亞、阿根廷和古巴聯合組成的專家組,著手調查和尋找掩埋格瓦拉的地方。1997年7月1日,掩埋格瓦拉和另外幾名游擊隊員的地方被找到。7月12日,古巴政府派專機接回格瓦拉等人的遺骸。1997年10月9日,即格瓦拉遇害30周年,古巴政府為格瓦拉舉行了最為隆重的悼念活動和國葬規格的安葬儀式,地點就選在他生前戰斗過的聖克拉拉市。聖市數十萬群眾涌向靈車經過的路旁並在路中撒滿鮮花,場面十分感人。卡斯特羅在葬禮上發表講話,贊揚格瓦拉對古巴革命的杰出貢獻,稱贊他是革命者和共產黨人的楷模。
如今,在格瓦拉被害的玻利維亞伊格拉村豎起了“聖人切”的雕像,村中的一條大街被命名為“十月八日大街”,以紀念格瓦拉殉難的日子。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朝聖者”不遠萬裡來到這個偏遠的山村,他們沿著格瓦拉和他的戰友戰斗過的路線,參觀和憑吊他們居住過的岩洞、營地,並獻上鮮花。1997年10月9日,來自拉美各國的6000多位藝術家、作家、大學生,聚集到巴列格朗德市舉行了“紀念切•格瓦拉世界大會”。阿根廷專門拍攝了紀念格瓦拉的故事片,並在國會大廈舉行詩歌朗誦會。2003年,在古巴,有4萬多人在格瓦拉廣場舉行集會,紀念格瓦拉誕辰75周年。古巴第4號領導人巴拉格爾發表了熱情的講話。
是啊,格瓦拉為了崇高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獻身精神,為了幫助窮苦人打碎壓迫鎖鏈而選擇浪跡天涯進行革命的英雄氣概,他那放棄至高權利和溫馨家庭而義無反顧地回到熱帶叢林去做一名普通游擊戰士的高尚行為,使他成為超越時空並被世人廣泛傳頌和敬仰的英雄。正如玻利維亞著名作家奧普佩薩描述的那樣,他是一個“點燃朝霞的人”。
頻道精選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