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將帥讓銜,初心皎皎

趙婷

2018年07月20日07:5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將帥讓銜,初心皎皎

  插圖/傅堃

  1955年9月27日,很多人可能記不得這一天,它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中南海裡舉行了兩場授銜典禮。

  此時,距南昌城頭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首次登上歷史舞台,已經過去整整28年了。“功名隻從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這些共和國的開國元帥、將軍們無一不是戎馬倥傯,征戰南北、功勛卓著,這軍銜、這勛章,是對他們艱苦卓絕的革命生涯的崇高肯定與獎賞。

  軍銜和勛章,也是一塊試金石,見証著共產黨人在功名利祿面前的抉擇。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們,對國家和人民賦予個人的榮譽、地位、名利,當之無愧卻淡泊以待,有推卻,有謙讓,有自請降銜,因為他們出發時不是為了這些,浴血奮斗不是為了這些,百戰余生也不是為了這些。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才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授銜中南海

  1955年9月27日,14時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授銜典禮率先在中南海紫光閣西邊的國務院禮堂隆重舉行,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宣讀了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將官軍銜的命令。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張雲逸9位將軍整齊地站在主席台前,依次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手中接過授予大將軍銜的命令狀。第一個拿到命令狀的粟裕也由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正式被授銜的軍人,是名副其實的共和國第一大將。這一天,一同在紫光閣被授銜的共計有在京的301名將官,而更多的將官們隨后在全國七個地區,以及異國他鄉接到了授銜令,他們后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和國的開國將軍。

  第二場授銜典禮在懷仁堂。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走進懷仁堂》記錄了這個榮耀千秋的時刻。

  16時一過,一輛接一輛的小汽車駛進了中南海,停在懷仁堂前的廣場上。走下車來的是彭德懷、賀龍、陳毅、羅榮桓、聶榮臻、徐向前……

  “我們的總司令來嘍!”

  朱老總健步走進休息室,神採奕奕。陳毅站在他面前,上下端詳:“老總哎,比南昌起義時還年輕嘛!”

  大家都笑了起來。

  “賀老總,你想沒想過今天能當元帥呀?”陳毅轉過身,用濃重的四川口音問賀龍。

  “別說想當元帥,那時連打響的是第一槍也沒想過呢!就是一心想把那一槍打好!”大家被賀龍的直率逗得哈哈大笑。

  說到“八一”南昌起義,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葉挺。

  “要是葉挺還在,你們新四軍就會出兩個元帥。”聶榮臻道。

  “葉挺要是還健在,能看到今天該多好啊!他要在,元帥的桂冠一定要給葉軍長!”陳毅的語調充滿了深情。

  “如果新四軍中有兩個元帥的話,十大元帥中該是兩個葉帥嘍!”

  “祝賀大家!”不知何時,周總理已走進了休息室。

  “我們的周副主席也應該授銜嘛!”

  身穿灰色中山裝的周總理笑著擺了擺手:“我是政府工作人員,是為諸位元帥服務的,當好你們的后勤嘛。”

  17時整,《義勇軍進行曲》在中南海奏響。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彭真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毛澤東主席站起身來,親手把元帥軍銜命令狀和勛章送到跟隨他南征北戰的戰友們手中。

  不過,家喻戶曉的共和國十大元帥此時出現在典禮上的隻有7位——劉伯承和林彪因病正在青島療養,葉劍英則在大連組織抗登陸演習。

  其實,這些開國將帥中許多人幾十年前早已是將軍——

  在國共合作前,朱德就已經是擁有實權的中將。

  第二次北伐結束,賀龍便因功升任了軍長,他的第二十軍戰斗力很強。蔣介石、唐生智紛紛派人上門拉攏、封官許願。

  早在中國共產黨建立起自己的武裝之前,已經有至少二十多名共產黨員在國民革命軍中任職,並取得了將官軍銜。

  和朱德一樣,劉伯承也是“中將加上將銜”,允許佩戴上將軍銜,享受上將待遇,相當於比中將高一級,可以視為“准上將”。

  當時不僅葉挺這個手握實際軍權的師長是中將,其余的如周恩來、李富春、林伯渠、劉伯堅等政治干部,也都被授了中將。(抗戰爆發后,蔣介石特邀時任中共南方局書記、中共與國民黨談判首席代表的周恩來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再次授給他中將軍銜,還特准其享受上將待遇——中將軍銜的月薪為160塊大洋,上將待遇則是每月240塊大洋。不過,這筆“巨款”被恩來同志一文不留地作為黨費上繳了。)

  隨著南昌起義的槍炮聲響起,國民革命軍中大多數共產黨員以及部分進步軍官毅然放棄了耀眼的軍銜和高官厚祿,脫下將校呢,換上粗布軍裝,投身革命陣營。

  今天,他們打出來的這個紅彤彤的新中國,給了他們應有的榮光。

  戰創最多的將帥群體

  在1955年授銜的千余位將帥中,有忠勇的猛將,也有儒雅的學者,有戰神,也有謀帥,哪一個不是出生入死、身經百戰?他們的傳奇不妨就從身上的累累傷疤說起。

  著名軍旅作家吳東峰專門做過一個有關戰創的統計——

  十大元帥中有7位曾負傷,累計戰創近20個:劉伯承負傷9次戰創10多個,陳毅負傷1次戰創1個,賀龍負傷1次,羅榮桓負傷1次戰創2個,徐向前負傷2次戰創2個,聶榮臻負傷1次。

  十位大將中有7位曾負傷,累計戰創至少37個,平均每人近4個。像有“戰神”之稱的粟裕負傷6次重傷2次﹔徐海東最多,負傷9次戰創20余個。

  開國將帥中因傷致殘的就有12人。

  曾有年輕記者問吳東峰:“你採訪了那麼多的開國將帥,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戰創!在我採訪的200多位開國將帥中,90%以上都負過傷——有戰創記錄者170多人,累計戰創400多個,平均每人2個以上。如果把他們身上的戰創累計起來,比任何國家將軍身上的戰創都要多!肯定可以獲吉尼斯世界紀錄。”

  開國將帥們都是從槍林彈雨中沖殺出來的佼佼者,也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幸存者。

  和許世友將軍一樣,錢鈞中將也是身懷少林寺武功的著名戰將。他在戰爭年代負傷13次,身上有戰創15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被評為一等甲級殘疾。一次戰斗中,時任紅四方面軍33團政委的錢鈞左腹中彈,失血過多,他臉色慘白,昏迷一天一夜。當時官兵們都認為政委已經斷氣了,將他裝進一口沒有蓋兒的棺材,蓋上一塊門板,停放在屋后一牛棚裡。第二天,團長心情沉重地走進牛棚,揭開棺材上的門板時,驚喜地發現政委錢鈞正躺在棺材中眨眼呢!

  有類似“棺材傳奇”的還有羅瑞卿大將、劉昌毅中將。

  第二次反“圍剿”,時任紅軍第十一師政委的羅瑞卿頭部中彈,從靠近太陽穴的地方穿了出去。醫生不敢動手術,后勤部門已通知做棺材。昏迷數日的他醒來時,聽見隔壁有鋸木之聲,還有人說:“棺材做得長一些,沒見那人,個子長得好高咧。”連毛主席都說:羅瑞卿是閻王點了名不去報到的人。

  萬源保衛戰,劉昌毅同樣是身負重傷后數日昏迷不醒,不但棺材做好了,而且已經被裝殮其中。警衛員拿出他的一支手槍說:“連長最喜歡這手槍,讓它跟連長去吧。”正把手槍放在他的手掌中,卻突然發現劉昌毅的手指在微微顫動,立即叫了起來:“連長還有氣!”經過幾天調養后,劉昌毅又回到了戰斗崗位。此后,劉昌毅作戰格外勇猛,他說:“我這條命不值錢,是撿回來的。我已死過一次,還怕什麼?”

  死裡逃生,並不只是幸運這麼簡單。

  這位人稱“軍中猛張飛”的劉昌毅中將,在戰火紛飛中歷險百余次,頭、臉、手、腿、腰、背、胯、臀,都留下了累累戰創。他的臉部曾兩次負傷,頭一次嘴巴被打歪了,后來在1946年中原大戰前夕,遇敵炸彈襲擊,十多塊彈片嵌入下巴,牙齒被全部打落,結果把打歪了的嘴巴又打正了。當時,周恩來正在前線視察,建議送他到北平協和醫院治療,他堅辭不從。周恩來派人火速從武漢購藥品及手術器械,請專家為他做手術。因傷在臉部危險區域,專家反復研究方案也難作決斷,神志仍清醒的劉昌毅取紙筆寫下三個大字:“大膽割!”

  常勝將軍劉伯承,這位戴著圓眼鏡、精通韜略、足智多謀的戰術專家、戰史學家,同樣是“特殊材料”打造的硬漢。

  早在北洋時代,劉伯承即為川中名將。1916年3月中旬, 24歲的劉伯承率軍攻克豐都城,阻止北洋軍的增援。激戰中,他連中兩彈,一彈從右太陽穴穿眼而過。德國醫生為他做手術,劉伯承為了保護腦子,堅決不用麻醉藥。等手術做完,劉伯承居然清醒著數清了醫生手術的刀數:“72刀。”

  十大元帥中受傷最多的劉伯承,戎馬生涯中先后負傷9次。有一次其右腿受傷,彈頭入肉,情急之下,自己咬牙用手指摳了出來。

  余秋裡將軍,於1936年3月率軍截擊國民黨萬耀煌部隊。激戰中他兩次中彈負傷,均創左臂,骨折肉綻,筋露其外,微微顫動。他以斷臂之軀,強忍疼痛,涉滔滔江河,登皚皚雪山,過莽莽草地,行程兩萬余裡,直到9月才實施截肢手術。

  也許正因為都經歷了死亡的考驗,對死亡有著超常的認識和理解,開國將帥們的生命力異常旺盛而堅韌,他們的人生呈現出一種常人無法相比的“氣象”。

  劉鄧大軍中有“三陳”——陳賡、陳再道、陳錫聯,都是獨當一面之驍將。綽號“小鋼炮”的陳錫聯,曾經四次重傷,他卻笑言:我身子前后左右有四個洞,因此心中有氣出得快,心胸寬。

  羅應懷少將15歲時是紅四方面軍的打旗兵。紅旗飄到哪裡,官兵們就要沖到哪裡。羅應懷在打旗兵的崗位上負了三次傷,兩隻手和一條腿都落下了殘疾。他說:“打旗兵的工作最危險也最光榮。那時的打旗兵活到革命勝利的隻有我一個。”

  羅應懷將軍的故鄉是黃安,即舉世聞名的“將軍縣”湖北省紅安縣。這塊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南麓的紅色土地上,誕生了223位將軍。而他們身后是為了中國人民的自由和解放而犧牲的14萬紅安兒女。這裡打響了黃麻起義第一槍,這裡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在冊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羅應懷將軍道:“功勞應該屬於他們,榮譽應該屬於他們。”

  和湖北紅安一樣,安徽金寨、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縣、湖北大悟、安徽六安、湖南瀏陽都是赫赫威名的將軍縣。

  走出了洪學智、皮定均等59位開國將軍的安徽省金寨,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都曾駐所於此。據金寨縣黨史記載,當年參加紅軍的十萬青年,僅有數千人幸存。

  1953年夏,皮定均離別家鄉24年后首次返鄉探親,次日清晨卻突然率全家離去,眾鄉親大惑不解,亦有人抱怨將軍無情。后來他的夫人提及此事哽咽不已:將軍怎麼不想在家多住幾日!但與其一起參加革命的老鄉們都戰死沙場,僅自己一人生還,榮歸故裡,情何以堪!

  同樣著名的“將軍縣”還有江西興國。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參軍參戰的就達9.3萬人,佔青壯年的80%多。革命戰爭年代,全縣為國捐軀的烈士有5萬多名,僅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就有12038名——平均每一公裡,都有一名興國籍戰士倒下。

  哪一位將軍的故鄉不是一片血染的紅色土地!哪一位將軍的身后沒有無數的戰友永遠倒下!正因此,面對來之不易的榮譽,絕大多數的人想的不是功成名就、富貴榮華,而是血雨腥風中倒下的戰友,是那些同樣忠勇卻沒能看到勝利的兄弟姐妹。

  “我不當那個大元帥!”

  實行軍銜制,是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正規化必不可少的一步,是軍事指揮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國軍隊通行的慣例。

  1952年,經過與蘇聯顧問反復商議,中央軍委有關部門拿出一套方案,初步計劃軍銜分6等20級——大元帥、國家元帥、兵種元帥三級,上將、准上將、中將、少將四級……除了多出一個准上將外,這個方案可以說是蘇聯軍銜制的翻版。1953年,有關部門拿出第二套方案,在充分考慮蘇方意見的同時,還參考了當時朝鮮的軍銜制,並結合了我軍具體情況。

  “軍銜實施委員會”等相關機構也設立起來。

  1953年底,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干部會議在北京開幕。在這次長達50多天的“高干會”上,確定了中國軍隊發展的總方針、總任務,規劃了軍隊建設正規化、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和藍圖,並確定實施軍銜制、干部薪金制和義務兵役制。

  1955年,隨著《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的先后頒布,要在當年完成對全部現役軍官的授銜工作,成為牽動全軍官兵的頭等大事。

  按照軍官服役條例,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人是應該授銜的。在初步的方案中,大家一致認為毛澤東應該授大元帥,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應該授元帥。

  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后,搖搖手說:“我不當那個大元帥!”

  人大常委會開會討論,民主人士紛紛發言:毛澤東等領導同志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創建者,指揮過許多重大戰役,為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聲譽,應該給他們授銜、授勛。尤其是毛主席功勞最大,應該授予大元帥,授三個一級勛章。

  大家意見一致,但主持會議的劉少奇知道毛澤東的態度,建議還是先不作結論。

  一位民主人士說:“我們人大作了決定,他有什麼辦法。”

  “人大可以作決定,但他是國家主席,要他簽署命令才行啊。”

  “人大作了決定,國家主席就得簽署命令!”

  ……

  爭來爭去,劉少奇隻好說:“你們不是經常可以見到毛主席嗎?你們當面去說服他,爭取他的同意,我們這次先不作決定。”

  此后不久,彭德懷、羅榮桓、宋任窮、賴傳珠等人匯報方案,毛主席聽完匯報后說:“你們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現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為好!”

  毛澤東的態度明確,為他准備的大元帥服,也就隻能永遠放在博物館裡了。

  他轉向少奇同志:“你在部隊裡搞過,你也是元帥。”少奇同志當即表示:不要評了。

  他又問周恩來、鄧小平:“你們的元帥軍銜,還要不要評啊?”

  周恩來連連擺手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鄧小平笑笑說:“當什麼元帥喲,早不帶兵了。”

  毛主席又轉身問過去長期在軍隊擔任領導工作,后來到地方工作的鄧子恢、張鼎丞等同志:你們幾位的大將軍銜還要不要評啊?“我沒想過當大將,我也不要評大將。” “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宋任窮回憶錄中寫道:以毛主席為首的一些中央領導同志主動提出不授銜,對全軍干部是個很大的教育,也解決了評銜工作中的許多矛盾。

下一頁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