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平
2019年02月23日16:4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五、史界余歌
“紅四方面軍在全國紅軍從南到北戰略大轉移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33],“為中國革命立了豐功偉績。”[34]
土地革命時期,紅四方面軍英勇轉戰於湖北、河南、安徽、陝西、四川、西康、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先后開辟了鄂豫皖和川陝兩個革命根據地,這在中國所有紅軍隊伍中絕無僅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遍布16個省300多個縣,據不完全統計,總面積20余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500萬,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革命的戰略基地和活動平台。”[35]紅四方面軍創建的鄂豫皖和川陝兩個革命根據地總面積達8.2萬平方公裡,人口850萬,分別佔全國15個革命根據地總面積的41%和總人口57%,是土地革命和蘇維埃運動的典范,成為共和國“對於中國革命的重心由東向西,由南到北的戰略轉移,下出了成功的‘先手棋’,創造了至關重要的戰略支點。”[36]
紅四方面軍歷經大小戰斗上千次,打了許多著名的大仗、硬仗、惡仗,在多次反“圍剿”中,共殲滅敵人幾十萬,創造了許多光輝的戰例。“其中直接關系中國工農紅軍前途命運的著名戰術有:嘉陵江、土門、鬆藩、包座、綏崇月懋、天蘆名雅邛、康道爐、岷洮西戰役等,共殲敵10萬余人,是其它兄弟紅軍部隊殲敵數量總和的3倍以上。”[37] “長征前,紅四方面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為長征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長征期間,紅四方面軍積極配合、大力支持中央紅軍,勇往直前不后退、沖鋒陷陣戰在前,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南下期間,紅四方面軍依然做出了許多積極的貢獻和有益的工作。”[38]
“紅四方面軍在長征這場戰略大轉移中,不論是前期、中期、后期,都發揮了關鍵的頂梁柱作用。假如沒有它,就沒有戰略大轉移的成功,沒有紅軍長征的勝利。因此,紅四方面軍長征的歷史,無與倫比,不可替代,不容貶低。”[39]
紅四方面軍是三大主力紅軍中保存軍事骨干最多的紅軍。從鄂豫皖走出的紅軍部隊,抗日戰爭時期分別改編為一二九師、一一五師和新四軍等四支隊﹔到解放戰爭時期分別編入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為新中國誕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延安時期,鄭位三曾經說過:“黨領導的軍隊中,高級干部有70%來自鄂豫皖。”
對於張國燾本人、紅四方面軍南下,史學界有許多評論。
“張國燾是1931年4月來到鄂豫皖根據地,這時我們有兩萬多人了。我們很尊重他,因為是中央派來的,是中央代表,軍分會主席。他是帶著王明‘左’傾路線來的”,“對鄂豫皖危害最大的還是張國燾。他后來搞‘肅反’,抓改組派。”[40]
“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南下,徐向前、陳昌浩我們都有責任。徐向前是我們的領導,又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對張國燾是不滿意的。有一天他和我說,一個要南下,一個要北上,不知怎麼搞的,但還是執行了張國燾南下的命令。”[41]
“張國燾反對北進,堅持南下,是同他對整個革命形勢的右傾悲觀估計,即革命處在兩個高潮之間的錯誤觀點分不開的。”“由於我的水平不高,當時沒有從原則上、戰略上的高度去看待‘南進’和‘北上’之爭,更沒有認識到張國燾的個人野心,隻好一道南下,結果跌了跟頭。”[42]
有人曾經講,西路軍的失敗,是“政治路線斗爭的犧牲品”,是“張國燾錯誤路線失敗的結果”。
西路軍“渡河是中央的命令,還是張國燾的命令呢?有兩種看法。我看西渡黃河同張國燾南下性質不同。西渡黃河,中央意圖是要佔領寧夏,打通蘇聯,取得援助。關於張國燾想利用中央指示搞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本來紅軍主力都要渡河的,為什麼沒有渡過去呢?是敵人飛機把船都給炸壞了。把已渡河的部隊和未渡河的部隊隔斷了,寧夏戰役計劃實現不了。11月中央批准成立西路軍,陳昌浩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43]
“1936年12月12日毛澤東致電西路軍,征求單獨執行任務的意見。西路軍復電軍委和紅軍總部,依據現在敵我力量,估計可以完成任務。”[44]
“1936年2月27日,為解西路軍之危,成立援西軍。3月中旬,援西軍到鎮原、平涼地區,因西路軍已失敗,乃停止西進。”[45]“隨后即派人四出大力進行收容西路軍失散人員的工作。”[46]
有關西路軍失敗的教訓和責任,權威部門和當事人如是說。
“造成方面軍誕生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損失,教訓是深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全局的戰略要求,使西路軍滯留在河西走廊地區,喪失了寶貴的時機。二、河西走廊地區當時不利於建立根據地。三、西路軍在軍事處置上亦有失誤。1937年1月下旬,形勢已對西路軍極為不利。1月24日,中央又有‘以便利擊敵,保存實力為目的,行動方向由你們自決’的指示,未能下決心不惜犧牲一部排出萬難,迅速東進或立即向西沖去,而是固守倪家營子,坐待消耗,直至這支飢疲之師彈盡糧絕,遭到失敗。”[47]
徐向前后來也總結:“西路軍擔負的任務,飄忽不定,變化多端,並大大超出應有限度,是導致失利的根本因素”﹔“西路軍喪失戰場主動權”﹔“與戰場指揮上的缺乏機斷專行,密切相關”﹔“西路軍的失敗,長期使我愧悔交加,余痛在心。”[48]
“剛剛回到延安,毛主席就接見了我。他簡單問了問西路軍的情況,我如實作了回答。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雞就有蛋。這話使我很感動。”[49]
1981年11月22日,陳雲同李先念談起西路軍問題時指出:“這個問題不能回避。西路軍當年是根據中央打通國際線路的決定而組織的。我在蘇聯時,曾負責同他們聯系援助武器彈藥的事。而且在新疆的邊境上親眼看到過這些裝備。西路軍問題是一件和自己有關的事,我今年七十七歲了,要把這件事搞清楚。”[50]於是,李先念根據鄧小平的批示和陳雲的建議,組織干部查閱大量歷史檔案,於1983年寫成《關於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同年3月22日,鄧小平在李先念寫的說明和附件上批示:“贊成這個說明,同意全件存檔”。[51]
隨后,西路軍的歷史真相越來越為史學界和公眾廣泛接受。《大百科全書·軍事卷》條目、《紅四方面軍戰史》、第二版《毛澤東選集》注解、新版《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分別對西路軍作了全面的評價和肯定。一個政黨及其領導者如此正視和尊重歷史,恰好說明這個政黨及其領導者實事求是,開明大度,富有遠見,追求真理。
紅軍,這是中國五千年來不曾有過的軍隊,亦是世界軍事史上不曾有過的軍神!
紅軍長征,曾是中國五千年來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這股最勇猛的鋼鐵洪流,在民族危亡之時,用血肉之軀鑄就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定信念!
紅四方面軍,乃是中國工農紅軍中的勁旅,它與紅軍兄弟部隊一起,用失血的軀體、折斷的骨骼、撕裂的肌肉、擰斷的腸子,用忠誠、勇敢和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奏響中國五千年來蕩氣回腸的英雄之歌!
(作者系黃岡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中國人物傳記學會理事 、中國新四軍研究會理事、黃岡市紅色文化 (新四軍)研究會會長)
參考文獻:
[1]《星火燎原——全國革命根據地要覽》,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年版,第175頁。
[2]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187頁
[3]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209頁。
[4]《紅四方面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202頁。
[5]《艱難的歷程》,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58頁。
[6]《紅四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202頁。
[7]《艱苦的歷程》,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3頁第59頁。
[8][9]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155頁。
[10][11]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154頁、第159頁。
[12][13]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159頁。
[14]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160頁。
[15][16]張國燾《我的回憶》第3冊,東方出版社1998年版群組151頁、第157頁。
[17][18]《徐向前元帥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生版,第166頁,第185頁。
[19]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川陝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5頁。
[20][21]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304頁、第306頁。
[22]《徐向前元帥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頁。
[23]《星火燎原——全國革命根據地要覽》,中國發展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第410頁。
[24]《紅四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8910月版,第368頁
[25]《紅四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312頁。
[26][27]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20-421頁。
[28][29]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59頁、第460頁
[30]程振聲《李先念同索爾茲伯思談紅四方面軍長征》,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2017年3月6日
[31]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73頁。
[32﹞《紅四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468頁。
[33]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73頁。
[34] 范中倫《紅四方面在長征中的歷史地位》,《理論探討》1987年第3期。
[35]《紅四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427頁。
[36]《星火燎原——全國革命根據地要覽》,中國發展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第7頁。
[37]夏宇立《紅軍四方面軍長征的歷史貢獻》《國防軍事》2016年10月
[38][39]夏宇立《紅四方面軍長征的歷史貢獻》《國防軍事》2016年10月
[40]胡遵遠、李玉迪《試談紅四方面軍的歷史地位》,2016年9月25日。
[41] [42]程振聲《李先念同索爾茲伯裡談紅四方面軍長征》《百年潮》2016年10期
[43]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55頁、第456頁。
[44]程振聲《李先念同索爾茲伯裡談紅四方面長征》《百年潮》2016年10期
[45][46][47]《紅四方面軍策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89上亦年10月版,第470頁、第473頁、第397頁。
[48]《紅四方面軍戰史》,解放軍出版在1989年10月版,第400頁、第401頁。
[49][50]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555-561頁。
[51]原載1983年《中央傳閱文件》第891號。
[52]原載1983年《中央傳閱文件》第891號。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