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萧三:第一个为毛泽东写传的人

叶介甫(北京)
2012年11月11日23: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延安宣传毛泽东思想

1939年初春,留学苏联的萧三,在任弼时的支持下,经共产国际批准回国。他飞渡天山,3月25日到达西安,会见了正在那里的林伯渠、邓小平、邓发等人。他和邓小平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一起在“少共”机关办过《少年》刊物,战友久别重逢,分外亲热。一个月后,萧三与邓小平、邓发同车于4月29日抵达延安。毛泽东得知萧三回到延安,十分高兴,当晚设便宴招待,邓小平应邀作陪,席间众人共叙友情,不胜感慨。

5月5日傍晚,毛泽东专程到萧三住处看望,畅谈往事。他们从文学问题谈到《聊斋志异》等等。5月12日,萧三又应约到毛泽东住处晤谈。毛泽东告诉萧三说,昨天中央开会,决定让他到鲁艺编译部工作。萧三把他的近作手抄本送给毛泽东看。6月中旬,毛泽东退还萧三的手抄本时附信说:“子暲(萧三)同志:大作看了,感觉在战斗,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现在的生活也全都是战斗,盼望你更多作些。”一次,毛泽东还风趣地对萧三说:“姓萧的古来文学很少,你要争气。”

在延安,萧三先后任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和延安文协常委、文化俱乐部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委委员等职,主编《大众文艺》、《新诗歌》等。毛泽东不仅亲自批示给予支持,还亲笔题了字。一大批热爱诗歌的年轻人在萧三的周围成长,年长的诗词作者朱德、叶剑英、董必武、谢觉哉、吴玉章和续范亭先生等,也常给他寄作品,有的还要求加入诗社。一时,延安的街头诗、朗诵诗,到处可见,热火朝天。

萧三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还偷闲创作了许多诗歌、特写和论文。他举起诗歌的“子弹和刺刀”,参加了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其作品《敌后催眠曲》、《游晋西北赠续范亭先生》、《延安狂欢夜》和《送毛主席飞重庆》等,都是人们熟悉的诗篇。他不仅自己用诗歌投入战斗,而且还积极号召更多的诗人参加战斗。他在《诗人,起来!》中写道:“诗人,诗歌可比子弹和刺刀!”以此来号召大家投身战斗。

萧三的创作,得到了毛泽东的大力支持。为了他采访方便,毛泽东曾把自己的一匹心爱的马借给他骑。萧三每有新作问世,毛泽东都会及时阅读。1945年初,萧三参加边区参议会和劳模大会,写了《第一步:从参加边区参议会及劳模大会归来》,发表在2月20日《解放日报》上。毛泽东看后即写信给萧三,赞扬他的《第一步》写得好,并嘱他办好文化工作。信中说:

萧三同志:

你的《第一步》写得很好。你的态度,大不同于初到延安那几年了,文章诚实、恳切、生动有力。当然,以前你的文章也是好的,但是现在更好了,我读这些文章,很得益处。

为着使延安文艺工作同志们多参加群众性集会,须关照高岗、贾拓夫、谭政、罗迈、李富春、彭真几位同志,遇有这类会议不要忘记组织文艺同志们去参加。此事请你与他们去谈谈,我有机会也将告诉他们。……

        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二月二十二日

从回到延安开始,宣传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毛泽东思想,就成为萧三的一项重要工作。

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2月,萧三聆听了毛泽东作的《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两篇讲演。为了使学习紧密联系党内实际,中央直属机关学习小组组长王若飞要萧三在中直机关干部大会上,报告毛泽东的生平事迹。萧三对此十分重视,经过精心准备,一连讲了两个下午。

1942年5月2日至23日,萧三出席了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讨论了文艺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为谁服务的问题。萧三在会上联系创作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对他把诗歌比作“刺刀和子弹”的观点十分赞赏。

1943年秋,任弼时郑重地嘱咐萧三:“写一本毛主席传,以庆祝他的50大寿。”胡乔木也极力赞成此事。为了让萧三安心写书,他们替萧三免除了一些会议等日常工作。原希望12月下旬完成,因毛泽东坚决不肯做寿,那本传记也未如期完成。但萧三为此事访遍了在延安的许多老同志,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贺龙、陈毅、罗瑞卿、蔡畅、谭政、陈正人、何长工、郭化若等。他把这些素材都记录下来,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毛泽东革命活动的文章。

(责编:孙琳、董宇)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