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党史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

十六大以来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

王 骏

2012年11月17日13: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胡锦涛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正是在这个讲话中,胡锦涛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从历史和现实的切身感受中,中国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走下去。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思想,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的最完整最全面的阐述。它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归宿,既阐明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又指出了符合国情的实现形式和推动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自身优势。

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推进。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路径: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这“四个坚持”,让人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这条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围绕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比如:“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胡锦涛提出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作出了规划。以其为指导,十六大以来,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孙琳、王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