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邓小平论旅游最不易之处在于具体论及到旅游产业自身规律中几乎所有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旅游经济思想。
经过35年的发展,我们逐步形成了旅游业的理论体系。凡主要旅游理论认识得到深化的时候,我们都会回忆起邓小平当年提出的理念,感受到他的超前认识:一是关于旅游业的产业性质;二是关于旅游综合性产业的特征要求;三是旅游业改革的先导性、突破性和整体推动性;四是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规范要求;五是旅游业富民、扩大就业等功能;六是旅游业规划和开发中的独特性和综合性要求;七是旅游业宣传促销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八是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关系,这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在当时都具有解放思想的强大冲击力。通过旅游业35年实践的认真落实,回头看,这些要求就是中国旅游业的基本经验,说明邓小平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对旅游业有整体思考。同时,这些指示和要求又非常具体和可操作。比如他在要求北京发展旅游要把环境搞好时,就具体到要多种树,要植草,不要露黄土。在讲到要以旅游为依托发展地方特色产品时,就具体到要很好地发展竹木手工生产,搞些好的竹编工艺品,每件收几个美元;祁红、绿茶,搞小包的,卖几个美金;文房四宝,要包装得好一些,搞成一套一套的,这样可以多卖些价钱,等等。细致入微,令人感动。
三、邓小平论旅游最感人之处是无处不在的对旅游人的激励和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
“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邓小平论旅游》,第5页。)邓小平的这句话既是提要求也是励志鼓劲;他提出100亿美元的创汇指标,是要求也是目标激励,激发了旅游人为国家做大事的激情和热情。他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你们要有一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邓小平论旅游》,第9、10页。),是对徽州地区同志的激励,也有对黄山风光的激赏。邓小平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他对祖国的热爱溢于言表,这是伟人情怀。邓朴方在纪念黄山讲话30年时说:“游览黄山,是父亲邓小平几十年的愿望。” 还说:“父亲是一个喜欢游历的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名山大川。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珍视祖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邓小平在考察峨眉山时也曾说:“大自然是不同寻常的课堂,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页。)邓小平论旅游论的都是旅游经济,事实上他对旅游经济的倡导是建立在对旅游社会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之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