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巧施“空城计”雄文退敌兵——毛泽东三篇退敌文章辨证

王爱民
2012年12月18日08: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由于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写有此篇文章,一般又都认定毛泽东撰写有3篇退敌文章之说,因此便将胡乔木写的第一篇误以为是毛泽东所写3篇文章中的首篇。

第三、一些关于党报史的专著和文章说,当事人回忆和访谈称,10月25日的新闻是毛泽东撰写。其中还特别说明《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三篇文章。被提及的当事人,就是当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安岗。在这些文章作者多次采访安岗的记述中,其所述内容虽详略不同,但都同安岗本人20多年前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的说法基本相同,这就是《人民日报回忆录》刊载的《入城之前》。该文是这样说的:

“有一天晚上,各个版已付印,我就休息了。当时因形势很紧张,在我睡觉的房间安了一部电话,刚睡下,电话就响起来了,是乔木同志打来的。乔木同志让我拿笔和纸,说要给我传一条消息,并且说这条消息明天见报。我说报纸已付印,很快就印出来了。他说你把它先停下来,将这条消息换上去。消息的内容是:告诉傅作义,他要偷袭石家庄,我们知道了,也知道他要用骑兵来突然袭击。我们已经做了准备。还指出北平防守空虚,问他们还要不要北平?乔木同志说,这条新闻是毛主席写的,要印成传单,……同时也在报上登出来。当时我问这条消息放到什么位置上。他说放到头条位置不好,这个消息还得让他们看得见,所以当时就决定把这条消息放到版面的中间,……我们完成了这一任务。傅作义部很快就停止了前进。毛主席在解放北平的前夕,用这条新闻,退了偷袭之敌人。”但是,安岗在文章中并没有指明这是毛泽东写的哪条新闻稿和何时见报。

通过对上述胡乔木撰写的一篇和毛泽东撰写的两篇见报文稿的对照分析,安岗文章中提到的“他要偷袭石家庄,我们知道”、“他要用骑兵来突然袭击,我们已经做了准备”、“还指出北平防守空虚,问他们还要不要北平?”和“当时就决定把这条消息放到版面的中间”这些语句,在新华社10月25日播发、《人民日报》10月26日的见报稿中毫无体现。

而在新华社10月31日播发、《人民日报》11月2日的述评中,却有多处相同的语句,如“偷袭石家庄,傅作义答应

了”、“傅作义出骑兵,蒋介石出步兵”、“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此文发表时放在了报纸版面上方中间位置。就在这篇文稿的上方,毛泽东还作了批示:“乔木:此件最好今天能口播,并发文播。假如可能,请谷羽抄正一下。毛泽东三十一早”。这是毛泽东撰写的三篇文章中最精采的一篇。11月2日,蒋傅军在损失了3700余人后退回保定。

而毛泽东10月26日撰写、《人民日报》10月28日发表的《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紧急动员一切力量准备迎击匪军进扰不使敢于冒险的匪徒一兵一卒跑回老巢》,是毛泽东撰写的两篇见报文稿之一。文中称:对蒋傅匪此次进扰,解放区军民已“有充分准备……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在这篇文稿上方,毛泽东曾对《人民日报》的发表专门作了批示:“乔木:此件请于今日口播,文播,并以电话读给人民日报。”从该文对敌方的偷袭计划和部署说的清清楚楚,并明白告诉敌人,我方军民早已严阵以待的说明看,特别是从批示的内容看,安岗文章所指又似是毛泽东撰写的这篇文稿。但此文是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这与安岗文章所说“当时就决定把这条消息放到版面的中间”的说法不一致。

就此可以推论,安岗文章所说胡乔木电话中特别说明是毛泽东写的这条新闻,最有可能是新华社10月31日播发、《人民日报》11月2日刊登的述评。而从毛泽东对两篇发稿批示的时间和稿件见报的时间看,无论在报纸上安排发表毛泽东的哪一篇文章,在时间上似乎又都不至于如此紧急。

但是,有关著述和文章的作者,以安岗回忆文章和对其访谈作为依据,因而认定10月26日的见报新闻不是胡乔木撰写,而是毛泽东撰写的三篇稿件之一,进而又得出毛泽东有三篇文稿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结论,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