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不同发表时间之说
10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紧急动员一切力量准备迎击匪军进扰不使敢于冒险的匪徒一兵一卒跑回老巢》。如上所述,这是一篇重要文章,也是一条要求及时发布的新闻。对此篇文章撰写时间的不同说法是:《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及较多新闻史书、文章均说是“10月27日”;《毛泽东年谱》和《新华通讯社史》说是“10月26日”。《人民日报》当时刊登此文的电头也是“新华社华北26日电”,而这一点恰恰被很多人疏漏。这样一篇重要新闻,又是受命发表,《人民日报》应该不会在时间上弄错。因为在这篇文稿的开头,毛泽东已清楚的写明了“新华社华北26日电”,并批示乔木:“此件请于今日口播,文播……”综上分析,较晚出版的《毛泽东年谱》和《新华通讯社史》的说法应该是准确的。
对此还有另一种说法。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原所长成一的解释是:毛泽东习惯晚上办公,所以此稿毛泽东撰写完成是在26日夜晚,胡乔木处理后新华社播发已到了27日,见报时间是28日。如果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26日也对;如果根据当时新华社播发的时间,27日也正确。
四篇之说依据不足
在傅作义实施偷袭计划期间,从新华社播发第一篇电讯稿《蒋傅军妄图突袭石家庄》开始,至11月2日,《人民日报》曾7次报道与蒋傅军窜扰有关的消息,新华社播发的稿件至少也有8篇以上,尤其是其中毛泽东撰写的三篇新闻,在对敌人发动的宣传攻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有一篇关于毛泽东写有4篇退敌文稿的揭秘文章相继被三大新闻网站转发。文中除仍旧提出10月25日的第一篇退敌文章为毛泽东撰写外,还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写有四篇文稿的说法。在这篇原刊登于一家文史类杂志上的文章称:10月31日这一天,毛泽东导演的“空城计”也进入高潮,新华社连续向全国播发了毛泽东为该社撰写的第三篇、第四篇两则新闻,一则是消息,题为《石家庄市市民紧急备战》;一则是评论,题为《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
文中所提到的新华社消息的全文是:“(新华社华北三十一日电)石家庄二十八日消息:石家庄市民已实行紧急动员,准备配合解放军消灭敢于进犯的蒋傅军。二十七日报纸和广播电台宣布傅作义准备偷袭石家庄的消息,市政府、警备司令部立即颁发联合布告,号召全市市民‘紧急行动起来,粉碎蒋傅军的偷袭。’……二十八日晨,记者参加指挥部会议,某将军对记者说:敌人既然送上门来,我们就一定要干干脆脆地吃掉他。”
当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登一篇本报消息《石庄人民充满信心准备歼灭蒋傅匪军》,全文约800字。这是一篇对当地27、28日两天情况的报道。文中说:“石家庄报纸和电台在二十七揭露了敌人准备偷袭石家庄的企图后,市政府、警备部立即颁发联合布告,号召市民‘紧急动员起来,粉碎蒋傅军的冒犯。……二十八日晨,记者参加指挥部会议,某将军从容而严肃的布置军事及各种工作,他说:‘送上门来,干干脆脆的吃了他。’”文中还详细报道了市民、工人等各方人员和商店、工厂积极备战,准备“协助部队消灭敢于进犯的蒋匪军。”
以上两条消息基本内容相同,前者应是对后者的简编新闻稿。因此《人民日报》没有刊登新华社这条消息。
若说新华社的这条消息是毛泽东撰写,现在看来依据不足。因为到目前为止,从无任何权威出版物和重要史书文章有此说法。因此这条消息现在还不能确定为毛泽东所写。所以将新华社这条消息全文引在此处,是为留待史学工作者和后人研究和考证。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保密档案处研究馆员)
(全文原载《中国报业》2012年第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