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毛泽东把烟当作“神经缓冲剂”爱喝隔夜浓茶

●冯 都
2012年12月28日14: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毛泽东一生吸了60多年烟,喝了一辈子茶,常常把烟、茶当作“神经缓冲剂”。他往往是一边吸烟喝茶,一边思考问题,许多重要思想和战略决策是在烟雾缭绕喝杯酽茶时产生的。

抽“百家烟”

毛泽东是从哪年开始吸烟,至今未见文字记载,他自己也未曾公开讲过。但据美国人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记》中写道:“毛泽东一生至少抽了60年烟。”可以认定,毛泽东早在长沙发起“新民学会”时,就离不开烟了,到井冈山时,烟瘾已相当大了。

在中央苏区时,毛泽东经常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他吸的烟主要来自农民自种自晒的“生烟”。毛泽东把烟叶拿来晒黄、切碎,用纸卷成一支支锥形,抽这种“生烟”特别过瘾和提神。毛泽东与群众同抽这种“生烟”,不失为接近群众,沟通感情的好方法。

南征北战中,毛泽东除吸“生烟”外,还吸国民党军的“进贡烟”(战利品)。国民党“送”来的香烟,牌子各异,五花八门,甚至有美国“555”牌劲大味重的名烟,毛泽东都一一“品尝”过,他曾对人说“我是吃百家饭,抽百家烟”的人。

新中国诞生后,工作更加繁重,毛泽东很需要借助香烟来调剂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他改抽“555”牌铁罐装香烟,此烟不呛喉咙。后来又改抽“熊猫牌”和“中华牌”两种有名的国产香烟,再也不抽外国烟了。

在北京,毛泽东吸的香烟都放在办公室和床头边等伸手可及的地方,可是离京外出时,携带就不方便。他每年要巡视各地、开会、调查、访问等,他就花钱购买当地的特产烟,如一次去武汉,听说湖北生产一种“珞珈山”牌香烟,烟味很好,价钱又便宜,他就要随从人员帮他买了几条,吸后果然不错,又买了几条随身带到韶山,给家乡人抽。

毛泽东吸烟很厉害,有时一天要吸3包,每月买烟的钱就要几十元,但他从来不摸钱,都是由工作人员买来后,从他工资支付的“家庭账单”内“报销”。毛泽东平生并无太多的特殊嗜好,唯有香烟成瘾,常常纠缠着他,经常可看到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尤其是坐在屋里看文件、写书,往往一抽就是二三支。更使人感慨的是,他游泳时神态自若地用脚踩水,嘴里还含着烟卷,游了一阵,换成仰泳,四肢伸直,仰卧在水面上,直到把烟抽完。

毛泽东点燃香烟从不用打火机,而习惯用火柴,也不要别人帮他点火,而是自己动手划火柴。为了节省火柴的“磷边”,他与众人不同,先在火柴盒两侧磷皮上擦划,这样,一盒火柴棍用完了,磷皮中间部分还是新的。他就保留许多空盒,不舍得丢掉。工作人员觉得保留空盒没有意义,要扔掉,毛泽东说:“火柴盒是木材做的,丢掉它就是丢掉木材,我们国家还很穷,浪费不起啊!”后来工作人员打听到可去北京火柴厂专门购买火柴棍,回来重新装入火柴盒内使用。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