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中央苏区时期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赵建嵩
2013年01月05日09: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通过发展苏区工业和对外贸易,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苏区工业基础薄弱,仅有的手工业也日趋衰落,而我党对于发展苏区的工业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为保障战争的需要和维系新生的红色政权,毛泽东主持苏区的经济建设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为苏区的工业建设制定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从而为苏区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首先,毛泽东指出,苏区在敌人的封锁下,“货物出口发生困难”,“红色区域的许多工业生产是衰落了”,但是“因为广大群众的需要,我们自己即有广泛的市场”,所以发展工业“应该首先为着自给,其次也是为着出口,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某些工业” 〔11〕。也就是说,发展工业的目的是供给战争,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其次才考虑对外贸易。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区建立了以中央兵工厂、被服厂为主体的军需产业,以中央钨砂公司为代表的出口产业,同时还发展了大量民用工业,为苏区人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生产苏区缺乏的物质,如闽浙赣边区为了解决食盐的缺乏,进行了硝盐的制造。其次,毛泽东提出,发展苏区工业要有适当的计划,“在散漫的手工业基础上,全部的精密计划当然不可能。但是关于某些主要事业,首先是国家经营和合作社经营的事业,相当精密的生产计划,却是完全必要的。确切地计算原料的生产,计算到敌区和我区的销量,是我们每一种国营工业和合作社工业从开始进行的时候就必须注意的”〔12〕。在这两条原则的指导下,苏区工业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较快地发展,工业产品产量明显提高,保障了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的需要。

随着苏区农业、工业的发展,生产能力的提高,有了可供交易的物质,使得与白区进行贸易有了可能性。同时,由于敌人占据中心城市,控制着工业生产,对革命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切断了苏区同白区的工业品的交换,造成苏区日用工业品奇缺,农副产品滞销,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影响了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使得开放赤白贸易有了必要性。因此,毛泽东提出:“有计划地组织人民的对外贸易,并且由国家直接经营若干项必要的商品流通,例如食盐和布匹的输入,粮食和钨砂的输出,以及粮食在内部的调剂等,现在是异常的需要的了。”〔13〕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了中央国民经济部对外贸易总局,又称中央对外贸易局,并在赣县的江口、闽西的汀州、会昌的乱石、吉安的值夏等地设立了直属对外贸易分局。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以统管苏区外贸业务为主,苏区货物的具体进出口业务由四个直属分局负责。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实际上是以货换货,以物换物。把苏区生产的粮食、钨砂、木材等出口到白区,换回食盐、布匹、军工材料和医药器材等。经过中央对外贸易总局和下属机构及广大红色外贸战士的共同努力,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缓解苏区物资供应紧缺的困难,满足苏区军民生活,支援革命战争,促进苏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全苏二大”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对外贸易局等机关的设立,已经得到初步的成绩”。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