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背着遗骨上战场 夫妻恩爱不分离——刘咸一和余澄的革命爱情

刘大伟
2013年01月24日07: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从放牛娃到留洋专家

我的父亲刘咸一是黑龙江望奎县人。他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虽然父亲渴望读书,但家里没钱,只好去放牛。

父亲直到十几岁才得以上学读书,但他聪颖过人,读起书来又如饥似渴,其进步令人咋舌。那时候,东北王张作霖虽然是个军阀,但十分重视教育。为了培养人才,他设立奖学金,官费资助学业优异的拔尖人才出国深造。有一年会考,父亲一举夺得望奎县第一名,继而又考得东三省的第一名。于是,他有幸认识张作霖,并以东三省“头名状元”的身份得到奖学金资助,于1927年东渡日本,到明治专科学校学习化学专业。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遇难,但少帅张学良同样支持派人出国留学。听说在父亲留学日本期间,张学良还到过日本,并亲自点名接见了我的父亲。在日本明治专科学校留学这三年,父亲眼界大开,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不断探求知识和真理。1930年,父亲从日本毕业回国。恰好此时张学良也设立奖学金,鼓励优秀人才出国学习。父亲再次一举成功,获得到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德国深造改变了父亲的人生轨迹和命运。父亲不但成为一名化学专家和机械学专家,而且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父亲于1930年加入由高尔基、宋庆龄发起成立的“反帝大同盟”,投身革命,并在1933年由江隆基、王炳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时,中共旅欧总支部设在法国,在德国设有支部。为了工作方便和保密起见,德国支部对外称“德国语言组”。德国支部的前三任书记分别是朱德、谢唯进和王炳南,第四任书记就是我的父亲。在德国的革命活动中发生的一件大事,影响了父亲的后半生。

1936年,在巴黎中共旅欧总支部工作的吴玉章,用平信给柏林的中共德国支部布置党的工作和有关活动。此前,大家用平信通信,没出过问题。但是,这次吴玉章的信不幸被国民党政府驻德国大使馆特务截获,并知道了全部内容。国民党驻德国大使程天放与德国纳粹的“冲锋队”勾结,企图破坏我们党的组织。于是,他们就把截获的信件原样糊好,投放到“德国语言组”的地址,并布置特务,准备抓人。到那里取信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他当场被捕。然而,当时的“反帝大同盟”是公开的,父亲在其中也已挺有名气。他的被捕,激怒了“反帝大同盟”,从英国到法国、德国,都有人起来声援我父亲,听说当时欧洲不少报纸都有文章声援,呼吁立即释放。而且,国民党的报纸也登了父亲被捕的消息。敌人拿不出什么证据,又承受巨大舆论压力,将父亲关了十多天后,不得不放人,但同时宣布将父亲“驱逐出境”。对这段历史,吴老在他的回忆录中也专门作了记述。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