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背着遗骨上战场 夫妻恩爱不分离——刘咸一和余澄的革命爱情

刘大伟
2013年01月24日07: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百年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我的母亲余澄是晚清进士、翰林余宝蔆的四女儿,金陵女子大学多才多艺的高材生。我的父亲刘咸一天赋过人,由放牛娃成为东三省“头名状元”,从而得到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和德国,成为化学专家。由于志同道合,他们两个知识分子成为了一对革命夫妻。我外公广邀各界名流,在北平城为他们办了极为豪华而洋气的婚礼,以掩饰他们的共产党员身份,余家大院也成为共产党的据点和交通站。父母亲双双投奔延安后,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然而,没几年,母亲因病英年早逝,留在了宝塔山下。父亲奔赴东北前,拿出一张毯子嘱咐战友,如果离开延安,一定要将我母亲遗骨带走。后来,战友们履行诺言,辗转千里,历尽千辛万苦,将我母亲遗骨带给在东北战场的我父亲。从此,我父亲带着我母亲遗骨征战南北……

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当了地下党员

母亲生于1907年,是余家大院的四小姐。她气质高贵,风度优雅,一副眼镜又使她平添了几分书卷气。就连延安时期的老前辈提起我母亲时,都用“美若天仙”、“才华横溢”来形容。母亲聪明好学,读书成绩很好,甚得外公欢心,后来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体育系。作为体育系的学生,母亲篮球打得很好,还曾带球队出去比赛并获奖。不仅如此,她的英语十分流利,还会唱京剧,我那宠爱她的外公甚至为她置办了相当专业的行头。从母亲遗存的手迹中,还可以发现她的书法也挺好。如此才貌双全的余家四小姐,后来迅速接受进步思想,投身革命,并于1933年经彭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教育家吴怡芳在谈到金陵女大的光荣传统时,曾举例说我母亲是金陵女大最早奔赴延安的革命青年。

说到母亲的革命历程,就不能不提到靖任秋和彭文夫妇这一对革命老前辈。他们不但是母亲的战友、挚友,更是母亲的革命领路人。

靖任秋、彭文夫妇是黄埔军校的早期学员。靖伯伯和彭姨分别于192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北伐和南昌起义。卢沟桥事变后,靖伯伯根据周恩来的直接指示,打入国民党高层,潜伏下来,最高当到国民党少将副师长。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策动了国民党将领高树勋在邯郸率部起义。他历任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上海市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1996年逝世,享年91岁。

彭文在南昌起义后曾跟随朱德转战于闽、粤、赣三省界的山中,后被派驻湖北省委机关,当特委交通员。解放后,她曾任北京师大女附中第一任校长、教育部中学教育司和普教司副司长。

母亲早在金陵女大读书时就认识了彭姨,并成为好朋友。1932年,彭姨和靖伯伯到北平从事革命工作,形势相当困难,连食宿都成问题,就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也就是我的母亲余澄,于是他们走进了余家大院。母亲和外公热情地接待他们。从此,余家大院成了共产党的交通站和据点,为靖伯伯和彭姨他们撑起了一把大大的保护伞。1933年,彭姨介绍我母亲入党后,两人便常常一起执行任务。有时打扮得漂漂亮亮,好像去参加舞会,其实是去传递情报、贴标语、撒传单。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