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背着遗骨上战场 夫妻恩爱不分离——刘咸一和余澄的革命爱情

刘大伟
2013年01月24日07: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比翼双飞在延安

婚后不久,组织上就派父亲和母亲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在董必武同志手下工作。在那里,他们结识了叶剑英等许多同志。随后,他们又随董老去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9年,父亲和母亲在红岩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同志了解我父母的情况,知道他们既是职业革命家,又是党内学有专长的专家,还通晓多国语言文字,延安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当年5月,周恩来和邓颖超从重庆返回延安时,就带上我的父母。于是,父亲和母亲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在延安,父亲所学的化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派上了大用场!他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最早的筹建者之一,又在化学系任教。父亲还先后担任了振华造纸厂、丰足火柴厂、玻璃厂、陶瓷厂、化工厂厂长以及军工局工程处处长等职。

父亲担任振华造纸厂厂长时,正是国民党封锁延安、根据地物资供应匮乏、军民生活困难的时候。吃穿自不必说,用纸尤其紧缺,连中央机关的办公用纸和印刷边币的用纸也几近断档。看到这种情况,父亲心急如焚。于是,他就带着技术人员和工人到处搞调查研究。不久,他们把目光盯在了延安满山遍野的马兰草上!经过父亲和全厂技术人员、工人的反复试验,造纸终于成功!大家给这纸起了个美丽的名字——马兰纸。马兰纸研制成功后,振华造纸厂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不仅解决了党、政、军机关的办公用纸和《解放日报》的印刷用纸,还解决了更高级的边币用纸。为此,朱德总司令不仅当面表扬了我父亲,还在1942年的《游南泥湾》一诗中,写下“马兰造纸俏”的佳句以示赞扬。

在父亲日以继夜全身心工作的同时,母亲也没闲着。母亲一方面鼎力支持和辅佐我父亲,尽心照顾好家庭,另一方面在延安女子大学任教,而且又当会计又当文书,忙得不可开交。她还教厂里的工人识字、学文化,教年轻的知识青年学理论,在工余时间组织和带领青年人打篮球。节假日,延安的年轻人十分喜欢到我父母亲的窑洞里聚会,说说笑笑,亲密无间。有时,母亲还会拿出她的绝活,给大家唱一段京剧娱乐娱乐。从1939年5月到1944年4月,父亲和母亲在延安度过了人生最辉煌、最幸福、最值得珍藏的日子。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