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我党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略思考及其历史性贡献

粟迎春 谢树青
2013年02月20日10: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是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最根本的保证

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巩固边防,对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活,也才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疆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毛泽东同志指出:“新疆要做好经济工作,农业、畜牧业、工业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明确指出,“确保新疆的长治久安,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对周边国家形成发展上的优势。”[5]

稳定与发展是新疆工作的主题,如何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保持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谋划新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工作,从新疆的实际出发,准确地阐明民族团结与边防巩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关系,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对新疆工作提出了总体上的战略要求,为确定新疆以后的工作方针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新世纪伊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促进新疆发展放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趋势、大格局中深入研究和思考。2004年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战略研究报告》,做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疆的发展思路、战略任务、产业及布局和重大政策;2010年5月,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不移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新疆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行动指南,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贡献。

三、加强民族团结是关系新疆工作全局的重大任务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思想之一。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明确强调新疆历史,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新疆的历史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发建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新疆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虽然团结和睦、共同发展是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因为有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加之近代以来中央政权的衰败无能和外敌入侵致使民族纷争不断、战乱频仍,新疆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和繁荣发展终究难以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使追求统一、反对分裂的中华民族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来凝聚、团结各族人民,并以此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如今,建设一个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