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我党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略思考及其历史性贡献

粟迎春 谢树青
2013年02月20日10: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事关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

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和尖锐激烈的对敌斗争中,能否既保持社会稳定,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要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对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49年,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7]这一著名论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1950年,中央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案,要求中央至有关省县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干部政治上坚强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求各族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在新疆培养少数民族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问题上,中央指示,“只要其承认信仰共产主义愿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即准其入党”,“在少数民族中真正放弃宗教信仰,须经过思想改造过程,这种改造,主要的应在入党以后来进行,而不能在入党以前要求其放弃宗教信仰作为入党的一个条件。”[8]在少数民族干部选拔标准上,中央强调, “加强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证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人手中。”[9]正是由于党中央重视和全党上下长期共同努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党和国家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加快新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五、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新疆稳定的治本之策

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总是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对我国进行分裂破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大肆进行反动舆论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政治战略,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在意识形态领域同我们争夺群众,从根本上动摇我们的执政根基。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切实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针锋相对地与民族分裂主义进行思想斗争,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新疆稳定的治本之策。中央明确指出,新疆开展反分裂斗争,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工作抓起。“利用宗教,同我们争夺群众尤其是青年,是国内外阶级敌人的一个惯用伎俩,也是某些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丢失政权的一个惨痛教训。”[10]教育好各族青少年,是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长远大计。“要善于用新疆发展的历史、新旧社会的对比和新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增强其辨别是非、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可靠接班人。”[11]

一段时间以来,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民族、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造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强调,要用先进思想文化教育引导群众,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把抵御渗透同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解决信教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同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决防止和抵制民族分裂主义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宣传媒体,注意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用“强大的舆论力量,把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宣传压下去,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筑起一道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思想长城。”[12]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