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毛泽东与鲁迅的共同语言

孔 见 景 迅
2013年02月22日08: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追穷寇与打落水狗

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引用《农夫与蛇》的寓言,声言“中国人民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七律中,更加明白宣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毛泽东革命到底、彻底革命思想高度而形象的概括。鲁迅在1926年撰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所贯穿的“打落水狗”精神与毛泽东彻底革命思想是一致的。

毛泽东在1937年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了包括“打落水狗”在内的“伟大的‘鲁迅精神’”。他说:“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他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所以他主张打到底。”

区分敌友是非

毛泽东与鲁迅在各自斗争道路上所总结出来的区分敌友、是非的方法与标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著名论断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还有一条依据敌人对某事物的态度决定拥护或反对的极其简明的标准,叫做“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鲁迅的标准与毛泽东相似,例如:“帝国主义和我们,除了它的奴才之外,那一样利害不和我们正相反?我们的痈疽,是它们的宝贝,那么,它们的敌人,当然是我们的朋友了。”鲁迅也有更简捷的标准:“被我自己所讨厌的人们所讨厌的人,我有时会觉得他就是好人物。”

虽然毛泽东、鲁迅所提出的标准未必是唯一的或绝对的,甚至某些方面不那么客观,但两者不仅惊人的相似,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的确不失为最为简捷、明了的判别标准。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