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贺龙与京剧大师程砚秋的深情厚谊

王晓莉

2013年02月26日08: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程砚秋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著名的京剧艺术革新家。由他创立的程派唱腔,缜密绵延,幽咽委婉,低回多变,旋律丰富,具有异常动听的艺术魅力,让一代又一代京剧戏迷痴醉。程砚秋与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深厚的友谊,而最为世人称道的,则是他与贺龙的深情厚谊。

1949年9月下旬,程砚秋和梅兰芳、周信芳、袁雪芬四人作为戏曲界的特约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西北文艺界提议邀请京剧界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其中的一位去西安演出,庆祝古城解放和慰问西北人民解放军。由于梅兰芳等人都已有安排,这样,去西安演出的任务就落到了程砚秋身上。

程砚秋率领由他创办的“秋声”社同仁一行到达西安后,西北文艺界的朋友们为他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会。等他回到住所时,在那里已等候多时的西北军区副司令员王维舟便笑着迎了上来:“程先生一路辛苦了。贺龙司令员听说程先生要来西安,特意嘱咐我代表他向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慰问。贺老总很快就要回到西安,到时二位就可以深谈了。您难得到此地,贺老总让我陪您在西安游览一下名胜古迹。”

程砚秋听了,连忙推辞说:“谢谢贺司令员和您的美意,这次来西安,主要是慰问部队的,游览的事,待有空时再说吧。”

王维舟说:“王宝钏的寒窑,我想您一定是会先看看的。您的《武家坡》,贺老总和我都是闻名已久的呀。”

程砚秋笑了:“您想得真周到,我是很想看看寒窑是什么样子。因为我唱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寒窑呢。”说罢,二人相视大笑了起来。

此后几天,在王维舟的陪同下,程砚秋不但参观了寒窑,还在剧场公演,去工厂、医院慰问演出,当然也不放过机会观摩秦腔。

一天,程砚秋正忙里偷闲,在住所写日记。忽然,从门外大步流星地进来一个人,程砚秋还没看清楚是谁,来人已经迈进屋子,兴奋地叫了一声:“程先生!”接着,便伸过一只手来。程砚秋急忙站起来同客人握手,只见来人披着风衣,身材魁梧,唇上蓄着黑须,气度非凡。但程砚秋不认得来人是谁。来人不等他启问,便自我介绍说:“先生还不认识我吧?我是贺龙。”

“贺龙!”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程砚秋对贺龙慕名已久,却没想到这位叱咤风云的传奇将军会主动来看望自己。他激动地说:“贺将军,我久仰您的英名,此次来西安,本该等您回来前去拜见,不想您却屈尊来看我,实在不敢当,不敢当啊!”

贺龙豪爽地说:“哪里!程先生,我久思一见,不得其缘,今日才宿愿得偿。您不远千里来慰问部队,我跑这点路算什么。我来看看您在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演出有什么不方便。您远道而来,带的行头、乐器和人手不够的话,也不要客气,需要什么,一定要告诉我呀。此地刚刚解放,情况比较复杂,您要多留心才是。”说完,贺龙又把整个住所巡视了一遍,再三叮嘱闻讯赶来的接待人员好好照顾程先生,才略带歉意地对程砚秋说:“我还要参加一个会议,改天再谈。”说完,便匆匆离去了。晚上吃饭时,程砚秋激动地对同来的社友们说:“我原来以为贺龙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将一定是粗犷的花脸型人物,谁知一见,竟是一个长辈武生的形象,有赵子龙的气派。”从此,贺龙便给程砚秋留下了真挚、豪爽、细致、热情的深刻印象。

没过多久,贺龙宴请程砚秋一行。席间,贺龙举杯挨桌敬酒,热情地说:“程先生是‘四大名旦’中第一个率剧团来到刚解放的西安的,我代表西北军区机关、部队和西安市军管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听说同志们来时没有火车,吃了不少苦,我代表西安人民感谢同志们。请放心,铁路就要修通了,同志们回北京时,决不会再吃苦了。”

“同志们”这三个字,像一股暖流涌入了程砚秋的心田,他感到了真正的被尊重和被信任。他平日并不饮酒,但这天与贺龙第二次见面,有如他乡遇故交,程砚秋心情极其舒畅,频频与贺龙干杯。贺龙朗声笑道:“想不到程砚秋唱旦角,倒有大丈夫的海量!”二人酒后谈兴更浓,程砚秋豪气溢于言表:“我这次准备把所有的程派戏,全都拿出来同西北人民见面!”“好!我们西北军区这个京剧团底子差些,让他们给你跑跑龙套,希望你能指点指点,帮他们提高一下。”

程砚秋慨然允诺,并提出两团联合演出。贺龙听了,兴奋地又让人去拿酒,并提议为军民联合演出干杯。

几天之后,程砚秋到贺龙在西安的临时住所回拜,并邀请贺龙来看演出,同时表示要慰问一野部队。贺龙遗憾地说:“看不成了。我马上要入川,解放西南。正准备向你辞行呢。”程砚秋沉吟片刻,说:“那也好,重庆一解放,我马上就到。”

“一言为定,我在重庆等你。”接着,贺龙让警卫员取来一个用绿丝绦系着的杏红缎子的长包袱,里面是一把泥金红底刀鞘、带有华丽镏金饰件的日本军刀。贺龙说:“我们西北穷得很,没有什么好的送你。这是我们抗战时缴获的日本将官指挥刀,很漂亮,送给您做个纪念吧!”他还风趣地补充了一句,“不过,您在舞台上舞剑时可不能用这个哟!”程砚秋连连辞谢:“这是您的心爱之物,我如何受得。”

贺龙笑了:“中国有句古话:‘宝刀赠英雄,红粉送佳人。’您是个有气节有胆识的男子汉,当然受得。莫推辞,收下吧。”

程砚秋见推托不了,便恭恭敬敬地双手捧过,后退一步,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谢谢了!”

程砚秋返京之后,亲笔写下“新国肇造,西北壮遨;贺龙将军,慨赠宝刀;胜利纪念,百练功高。”24个字,叫弟子拿到铜器店镌于刀柄,永久地珍藏了起来。

下一页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贺龙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