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专家内部的传达学习结束后,接着便由他们的文教总顾问马里采夫出面,向外国专家局提出组织中苏双方社会科学讨论会,目的就是宣传苏共二十大理论观点,并了解中方理论界对此的反应。
对于赫鲁晓夫的这些举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是密切关注的。
3月17日,毛泽东在颐年堂主持召开了书记处会议,主要议题就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反斯大林报告。在苏共二十大结束不久,西方通讯社就陆续透露这个报告的内容。《纽约时报》3月10日发表了这个报告的全文,距苏共二十大结束不到半个月。新华社收到《纽约时报》后马上组织大量人员随译随印,全部译完后即装订成本,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开列的名单,分送中央负责同志。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杨尚昆(当时是中央办公厅主任)、张闻天(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王稼祥(中央联络部部长)、胡乔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吴冷西(新华社社长)。
毛泽东说: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对苏共二十大有保留。我们《人民日报》发表了两篇社论。第一篇是根据大会开始时赫鲁晓夫的公开报告写的。那时我们不晓得他会大反斯大林,从大局考虑给予支持。但社论中只谈了和平共处与和平竞赛问题,没有谈和平过渡问题,因为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苏共二十大结束的第二天,中央收到代表团发来的电报,报告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但不了解详细内容,不好仓促发表意见。所以在第二篇社论中,我们采取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方针,只讲他们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笼统地表示支持。
毛泽东接着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值得认真研究,特别是这个报告所涉及的问题以及它在全世界所造成的影响。现在全世界都在议论,我们也要议论。现在看来,至少可以指出两点:一是他揭了盖子,一是他捅了娄子。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说他捅了娄子,就是讲,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是不是这样,大家可以研究。大家昨天才拿到全文,还没看完。希望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过一两天再来讨论。
3月19日和24日,毛泽东召开了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全体政治局委员都出席了会议,列席的除上次参加中央书记处会议的王稼祥、杨尚昆、胡乔木和吴冷西外,又增加了陆定一、陈伯达、邓拓、胡绳等。
在这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大家就赫鲁晓夫报告的内容及其影响、斯大林的错误、中苏两党关系、个人迷信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毛泽东谈到了斯大林在抗日战争开始时支持王明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路线,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要求中国共产党不要反击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在他1949年底访苏期间开始时不愿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直到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后才相信中国共产党是国际主义的共产党等不正确的做法。
在这次会上,毛泽东着重讲了四点意见:
一、共产主义运动,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算起,于今只有100年多一点。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从十月革命算起,还不到40年。实现共产主义是空前伟大又空前艰巨的事业。不艰巨就不能说伟大,因为很艰巨才很伟大。在这艰巨斗争的过程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走的是前无古人的道路。我历来是“难免论”。斯大林犯错误是题中应有之义。赫鲁晓夫同样也要犯错误。苏联要犯错误,我们也要犯错误。问题在于共产党能够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斯大林的错误正证明了这一点。有矛盾就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斗争而已。
三、斯大林犯过严重错误,但他有伟大功绩。他在某些方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但他仍然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著作虽然包含某些错误,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只不过在学习时要采取分析的态度。
四、赫鲁晓夫这次揭了盖子,又捅了娄子。他破除了那种认为苏联、苏共和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确的迷信,有利于反对教条主义。不要再硬搬苏联的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至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失误,我们要尽力加以补救。
会议结束前,毛泽东还提出,对于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我们党应当表示态度,方式可以考虑发表文章,因为发表声明或作出决议都显得过于正式,而苏共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且此事的后果仍在发展中。
政治局全体成员表示赞成。
毛泽东最后说,这篇文章可以以支持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迷信的姿态,正面讲一些道理,补救赫鲁晓夫的失误;对斯大林的一生加以分析,既要指出他有严重错误,更要强调他的伟大功绩;对我党历史上同斯大林有关的路线错误,只从我党自己方面讲,不涉及斯大林;对个人迷信作一些分析,并说明我党一贯主张实行群众路线,反对突出个人。文章不要太长,要有针对性地讲道理。他要求一个星期内写出来。
4月4日,毛泽东在审阅清晨送去的清样稿时,加了“这篇文章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同时正文也多处做了修改(加黑处为毛泽东加写或改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