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周恩来一生函复人民群众来信多达七八百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信访工作“热情接待,负责处理”这一要求的内涵——

一生函复七八百件 周恩来如何对待群众来信

王香平
2013年03月25日07:44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周恩来对青年人的成长总是热情扶持、关怀备至,他曾多次帮助革命烈士子女。上图为一九三九年他给曹渊烈士之子曹云屏的复信,下图为一九四九年他给李少石烈士之女李湄的复信。

原标题:周恩来如何对待群众来信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加强和促进新生政权与广大群众的联系并接受群众的监督,我们党逐步创立并形成了信访制度。1951年6月7日,经周恩来签署,政务院(即国务院前身)正式颁发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其中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对于人民的来信或要求见面谈话,均应热情接待,负责处理。”作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周恩来一生函复人民群众来信多达七八百件,尽管数量庞大,问题各异,但其共同的主题都是对人民利益和群众疾苦的关怀与重视。可以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热情接待,负责处理”这八个字的内涵。

■悉心关怀教有方,甘为青年孺子牛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周恩来对青年人的成长总是热情扶持,关怀备至。

1938年初,安徽省寿县的曹云屏给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周恩来写了一封信,述说自父亲曹渊牺牲后,母子二人贫苦无依、度日艰难、求学无望的情况。曹渊1924年入党,1926年9月在攻打武昌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革命烈士已长眠地下,如何培养遗孤成才,周恩来认为党组织责无旁贷。他当即提笔复信:“此次接读来函,知云屏弟在家中以家境贫苦无法升学,而求深造之心甚切,足证曹渊同志有其子也。如弟能离开家庭则望来汉口,以便转往陕北延安抗大或陕公受训,并付来洋贰拾元,藉作来汉路费。”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曹云屏于1938年5月辗转来到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同来的还有其堂兄曹云青。

1939年,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同学们对抗战前途有种种议论。云屏、云青想请周恩来谈谈有关抗战的前途问题,遂致信问询。当时,恰逢周恩来骑马坠地受伤,右臂骨折。在伤势严重、即将赴苏治疗前,周恩来忍痛函复:“得悉你们学习紧张,生产努力,欣慰非常。我因坠马伤臂,不便作书,你们提的问题恕我不能答复了。现在我要出外就医,日内就动身。希望你们更加努力学习,并祝你们进步。”为了帮助云屏兄弟认清革命形势和抗战前途,周恩来还特地给他们订购了延安出版的《解放》杂志。在工作繁忙、右臂受伤的情况下还坚持复信,不仅让云屏兄弟感动异常,也坚定了他们为革命事业而奋力拼搏的决心和意志。

周恩来对待革命青年无微不至,满腔热忱,可谓“俯首甘为孺子牛”。但他对青年人的工作学习则不迁就,不袒护,而是严格要求,悉心教导。

1949年7月23日,在华北大学学习的李湄(廖仲恺的外孙女、廖梦醒的女儿),在毕业前夕致信周恩来,要求参加南下工作团,到群众中去,并希望得到周的支持。周恩来这样复信:“你是否应该立即工作还是继续学习,应由学校负责机关及你所属的团组织来决定,我们不应从旁干涉的。你要问我个人的意见,我不反对你工作,但工作地区不宜离开你妈妈太远。到群众中去,北方也有群众啊!”“我们不应从旁干涉”,“北方也有群众啊”,如此委婉中肯的措辞表达,既是对青年人不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及时纠偏、为其拨正人生的正确航向,同时也彰显了周恩来秉公无私、一视同仁的为政风范与领导品格。

(责编:常雪梅、孙琳)


相关专题
· 周恩来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