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特约记者”毛泽东

2013年03月30日16:34   来源:湖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4

高产质优的“特约记者”

到了1920年10月,毛泽东被聘《大公报》的“特约记者”。

这之前,按张平子的说法是“他为本报写了不少文稿,同人颇佩服他的卓见”,也就是说毛泽东的办报才华得到了行家的钦佩。

这个时候,第三次督湘的谭延闿,为避免三湘战火不断、政权得得失失的“怪圈”,想在南北对峙的夹缝中求生存,稳定自己的统治,祭起了“湖南自治”的“法宝”,还准备制定“湖南宪法”。《大公报》也以为如此不仅可以让湖南“独立”于南北争斗之外,还可以实现民主政治,也就准备在“自治”上大作文章,“拟集合一批思想进步人士专任撰述,特聘请毛泽东、金缄三、马文义等为特约记者,并将聘书刊于报端,以示隆重。”

于是,毛泽东当上了“特约记者”。

人们从《毛泽东早期文稿》发现,毛泽东对“湖南自治”是投入了相当热情的。从9月3日至10月7日,毛泽东除进行动态性报道外,还在《大公报》上发表关于“湖南自治”的政论文章10篇。如:《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湖南自治运动”应该发起了》、《释疑》、《再说“促进的运动”》、《“全自治”与“半自治”》、《“湘人治湘”与“湘人自治”》。

毛泽东除了写政论时评、搞动态报道外,他的另一个任务是“作记录”。张平子回忆:“1920年10月有一批中外名人应邀来湘讲学,其中有英国的罗素夫妇和美国的杜威夫妇,以及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张溥泉等人。他们分别在教育会、遵首会作了讲演。本报以为这是新文化、新学术的一次盛举,除编辑部人员多数参加外,并邀请特约记者毛泽东、金缄三、马文义三人参加,并请他们担任记录。金、马二人每次负担一篇至二篇,毛泽东独能一天完成三篇以上,每篇都约三四千字。讲演结束后,政府将讲演稿印成专册,都是采用《大公报》的记录稿。未几,赵恒惕赶走谭延闿,取而代之……”

可见,毛泽东做记者不仅高产,而且质优。

5

“毛记者”与“李总编”笔战

也就在这一年10月,毛泽东被聘为一师附小主事,后来还兼任了一师的国文教师,自然更多的时间放在“本职”工作上了。

不过,到了1922年12月,毛泽东却与龙兼公打了一场“口水仗”,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各为其“主”。长沙市印刷工会向资方提出两项要求……“双方开会谈判,工方由毛泽东记录,资方由龙兼公记录,记录者有发言和表决权。辩论结果,龙兼公理拙词穷,终于尽依工方要求……”

《大公报》的总编辑李抱一是个“思想上反对共产主义”的人,12月13日对此发表了一篇时评,署名“盾”,题为《工人罢工后的几句话》,说是“我劝印刷工人以后千万要注意基本学问……为了不受人驱策,不为人作实验主义的牺牲,更非注意学问不可。有了相当的学问,然后可以免掉这种弱点”。“忠告从事劳工运动者,不要满足于罢工胜利和组织工作,结果只有助长工人嚣张习气,使社会增加不安宁。”

12月14日,《大公报》刊出了毛泽东执笔写的《印刷活版工人致大公报记者盾书》,指出这位记者是“穿着长衣告诫我们工人”,接着说:“现在社会上工人、农民和学生似乎是‘被人教训者’。”“而长衣社会的先生们则是拿出大知识主义,大读书主义的教训人者”。“工人并不接受别人的教训,但是教训人者必须做到下面三点:但愿教训我们的人能站在我们的地位教训我们,能够不为我们的师长,而降格为我们的朋友。二、但愿教训我们的人,能将事实调查清楚,不要含沙射影,更不要蔑视人家的人格。三、但愿教训我们的人,能够下得身段,真真实实地教训我们。”

笔战是毛泽东占了上风,也不知李抱一作何感想。而读者却有点莫名其妙,问主笔张平之,同一报纸刊出意见完全相反的文章是怎么回事。好在张平子机智和幽默,回答说:“相反盖相成,此大公报之所以为大公报也。”

不过,毛泽东与《大公报》虽然有这场不愉快,但他在早期革命活动中还是借助这一舆论工具。经毛泽东的推荐,《大公报》还连续转载了上海《共产党》月刊上的一些重要文章,如《俄国共产党的历史》、《列宁的历史》、《劳农制度研究》等,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在社会青年和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记者 文热心)

(责编:权娟、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