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否矛盾?

罗平汉  周 震
2013年04月10日10: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包含说

这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持这种观点的文章主要发表在党的十七大之前。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始于毛,成于邓”之说,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始于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探索,代表性的理论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所论述的十大关系,一方面是从总结中国经验、研究中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这意味着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对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毛泽东自己后来回顾这段历史时也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于毛”的重要依据。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中国开展革命和建设之时,毛泽东立志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艰辛探索得来的正确认识升化为科学的思想理论,融入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端和初始形态。如果将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了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空降物。(参见杜鸿林:《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明确界定之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观点在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里已很少见,但仍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在地包含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二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前者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资料和组成部分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内在地包含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参见王怀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2期。)

(三)具体分析说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之间根本就不能笼统说是包含或者不包含的关系,而应作具体分析。

有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来看待毛泽东思想是否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构成部分,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或者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虽然十七大报告没有将毛泽东思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定义表明,毛泽东思想除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外,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和理论原则,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因此,毛泽东思想中的这些内容应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参见王员:《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与此类似,也有学者认为,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时,笼统地断言毛泽东思想包括或不包括在这个理论体系之中是不科学的,应该从四个方面分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一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这些是已成为历史的理论,或者说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在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功。这些理论从具体的内容来说,由于其理论主题、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因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不存在着理论观点上直接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是,这些理论能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提供某些历史的启发;二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存在的政策和策略,关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理论。这一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其中有一些思想观点和政策、策略,是在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任务提出和制定的,今天已经过时,而大部分思想观点和政策、策略,则仍然具有当代价值;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理论。这一类理论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联系最为密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虽有失误,但还是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四是“方法理论”,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相通的,其共通之处就是他们具有共同的“活的灵魂”。(参见李方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8期。)

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并不是包含与不包含的关系,而是内在统一的关系:无论是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作是“不包含”还是“包含”关系,都会造成一些误解,“不包含”说容易导致“以邻为壑”,“包含”说容易导致“合二为一”。明确它们之间的并列统一关系,有利于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和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合理把握,使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内在统一具有理论上的关联性和根据,并有利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杨永庚:《如何“整体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在统一性——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视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