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关联与区别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关联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此,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有些学者从理论渊源关系的角度来解读。学者们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有学者认为,应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从实践层面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承、纠正和发展。从理论方面说,毛泽东思想是后来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诸多理论观点的源头。(参见石仲泉:《再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渊源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理论源头和准备阶段;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参见任冬梅、李春来:《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渊源理论》,《清江论坛》2011年第1期。)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根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提出了“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确立了人民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究竟如何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途径;《论十大关系》一文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发展方略,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打破了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禁区,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参见杨建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途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有些学者则是从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角度来解读。学者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其“脉”都是马克思主义,其“进”在于根据时代的变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代化”。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三大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的传承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特色。(参见邸乘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概括》,《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还有些学者是从继承、纠正和创新的角度来解读。有学者指出,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过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误的教训,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也是奠基性理论成果的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在总结毛泽东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其失误的沉痛教训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参见张星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3期。)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在看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的同时,学术界对二者的区别也作了许多探讨,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不同的主题与重点。在时代主题上,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其重点是确立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认识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其重点是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和步骤等。(参见王文兵:《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任务与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作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其主体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核心是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它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反对三大敌人,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政权和革命道路问题,主要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革命的步骤和前途是什么的基本问题。作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和现代化,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参见郑德荣、姜淑兰:《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8期。)
不同的内容结构和历史起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容结构和历史起点方面有着重要区别:从内容结构看,毛泽东思想主要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的理论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灵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主要包含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纲领。从历史起点来看,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起点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见唐旭昌:《浅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一种基于毛泽东思想主体视角的分析》,《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