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 造福社会
经营五金成功,使叶澄衷声名大振。186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慕名而来,主动向其提出以优惠的待遇,请“顺记”作为上海推销煤油的独家华商字号。讲定每推销一加仑煤油,叶澄衷可获取25%的佣金,而且可在进货3个月之后再付货款,这对资金并不雄厚的叶澄衷可谓天赐良机。于是,其以澄衷的英文商号名义,与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了经销10年的长期合同。当时中国尚未使用电灯,因此煤油灯上市不久即大受市民欢迎,“顺记”不仅能在一月内将进货销出,而且还可得到两个月的资金周转使用期。借此,叶澄衷的生意进入到迅速发展时期。
1890年,叶澄衷创办燮昌火柴公司,这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民族火柴公司,销量占到上海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之后,他又在汉口开办分厂,两厂日产火柴40余万盒,行销大半个中国。另外,叶澄衷还开办螺丝厂,涉足航运等业务。其经营的钱庄在鼎盛时期一度多达上百家。至19世纪末,叶澄衷所拥有的资本约合800万银两,堪称巨富。
叶澄衷身上有两种性格:一是“敢为天下先”,二是谨慎从事经商。两者的完美结合,最终让这位出身贫穷的少年一跃成为“宁波帮”首富。发家致富后,叶澄衷热心于社会公益,成为一位慈善家。他在上海、汉口、天津、杭州等地招收有一定中文基础学生,举办短期英语培训班,所有费用均出自他的企业,学习期为一年。1871年,他出资3万两银子在老家庄市创办了叶氏义庄,帮助穷苦孩子免费读书,接受英语等现代教育,包玉刚、邵逸夫都是在这家义庄接受了启蒙教育。1899年,他在虹口张家湾捐地30亩,捐资10万两,创建了上海第一所由中国人创办的进行正规现代教育的学堂——“澄衷蒙学堂”,它就是“澄衷中学”的前身。就在这一年,叶澄衷逝世,享年59岁。叶澄衷逝世后,其家人继续捐资添办,造福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100多年来,这所学校为中国培养了4万多学生,其中不少是著名的学者、科学家和事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