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热心教育的“国产五金大王”

金宝山
2013年04月18日09:5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笔者早年在收集文史资料时,曾访问著名画家陆俨少先生。在谈到陆先生的少年经历时,陆先生告诉笔者,他在上海澄衷中学读过高中。这所学校的创办人叶澄衷是位了不起的民族工商界领袖,特别热心公益事业,在上海等地,开办了澄衷学堂、澄衷中学等,从这些学校中走出了胡适、竺可桢和包玉刚、邵逸夫等许多著名学者、商业巨头和文化名人。现将叶澄衷的经历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家贫如洗 闯荡上海

叶澄衷,浙江宁波镇海人,1840年生。世代务农,一贫如洗。6岁丧父,靠家族亲戚资助,9岁入私塾读了半年书,是个半文盲。11岁时受雇榨油坊当牧童,终日与牛为伴。

此公天资聪慧,不甘心贫困,1854年14岁那一年,到上海滩闯荡,先在法租界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初涉世面,有了经营头脑。

叶澄衷觉得站柜台,替人打工,收入微薄没出息,就不当学徒了,17岁时单独谋生。那时,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外国轮船大量驶进黄浦江,需要生活品和杂货用品。叶澄衷看准这个商机,租了一条小舢舨(小木船),为人摆渡,同时兜售吃食杂货。

一天,一位外国洋行经理哈利搭乘叶澄衷摇的舢舨到对岸办事,下船时一只皮包遗落在船上。包内存放重金和文件。叶澄衷并未见钱眼开,而是守在船上,准备物归原主。哈利的皮包失而复得,对叶澄衷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小伙子诚实可靠,是可交的朋友,便对他说:“你任何时候来找我,我都会帮你忙的。”他还告诉叶澄衷:“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各国船只,都需要五金(机器的螺丝、螺母、齿轮等金属零件和一些维修工具)。如果你和外国轮船做这种‘五金’生意,会很有发展前途的。”他又补充说,我写一个证明,他们会知道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愿意和你做生意。你会说英语吗?

叶澄衷摇摇头。哈利遂为他指点迷津说:他们不懂你的中国话,生意就很难做下去了。你一定要学习英语。离开之前,哈利写了一张纸条作为“证明书”。

(责编:杨丽娜、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