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方志敏狱中写作《可爱的中国》等文稿之缘起

陈家鹦
2013年05月03日16:0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为向党汇报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写下了《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文稿

入狱后的方志敏内心十分追悔,充满自责,具有高度党性原则和责任意识的他,急迫地想向党汇报“这次失败的原因、经过”,以及被俘、入狱的情况。在此动机下,方志敏在狱中于3月25日完成他第一篇文稿《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接着于4月20日又写了《在狱致全体同志书》,并在文章开头交代说,“关于我们这次失败的原因、经过,以及我们入狱的愧悔交集,在别的文件上已说明了,不再赘述”。所谓“别的文件”,指的就是《我们临死以前的话》。

这篇约5000字的《在狱致全体同志书》,是写给赣东北、闽北、皖赣、皖南各负责同志并转全体同志的信。信中写出了他入狱后殚精竭虑的思考,从八个方面总结了闽浙赣苏区斗争的经验教训。其中,他希望同志们“以后要分配最好的力量去做红军工作;国内战争中,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锻炼铁的红军,取得战争胜利”;他认为赣东北群众工作在全国苏区中“可为模范”,“希望同志们更加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十分艰苦耐劳地教育群众,坚决地站在群众前面,领导群众斗争”;他指出“肃反”工作存在“肃反中心论”“扩大论”“简单化”的严重错误;他指出培训干部要克服“理论与实践之不相联系”,要把实际问题与党的理论联系起来,“十分努力训练出1000个新的工农干部,以填补我们这次失利的损失”;他指出:今后“斗争条件将更加艰苦”,“大家都要咬紧牙关,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不怕劳苦,发扬布尔什维克最高的积极性、顽强性、坚持性,务要完全消灭敌人,为被日寇和法西斯‘刮’民党屠杀的同志们复仇,为争得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奋斗”。

在信的最后,方志敏深情地说:“同志们!十分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请你们努力吧!我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却了为党努力的机会。你们要认识:你们能够为党工作,为党斗争,那是十分宝贵的。”“我能丢弃一切,唯革命事业,却耿耿在怀,不能丢却!”

为回顾和总结自己一生从事的革命活动,方志敏于1935年二三月间写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在监狱里,他决心以列宁为榜样为党工作,他要把“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用笔写出来贡献给党。这篇6万字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是他狱中文稿中最长的一篇,全文共分31节,回顾和记述了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如何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共产党员;如何发动江西农民运动、策应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如何组织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如何领导闽浙赣苏区建设乃至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直至被捕入狱等一生的战斗历程。文中说:“我们是共产党员,当然都抱着积极奋斗的人生观,绝不是厌世主义者,绝不诅咒人生,憎恶人生,而且愿意得脱牢狱,再为党工作。但是,我们绝不是偷生怕死的人,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我们心体泰然,毫无所惧,我们是视死如归。”

为了总结赣东北革命斗争和创建苏维埃运动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方志敏写了《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是方志敏在狱中写的最后一篇重要文稿。

他在“序言”中明确说明,通过“忠实地写下”苏维埃政权为人民谋利益的成就,来回击国民党对苏维埃的诋毁、造谣和咒骂;同时,也为了把“我至死都不能忘却”的赣东北同志们“可敬的活动和努力,记录下来,以作我对于他们的纪念,并鼓励他们前进”。他还说,“我希望这篇稿子,能借友人之力,送到党的中央”。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