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素华
2013年05月08日08: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一个引起毛泽东严重警觉的,便是“两个过渡”的问题。那是在1958 年10 月,当人民公社刚刚搭起架子,很多问题都没有弄清时,就出现了一些地方纷纷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宣布两年或三年、四年进入共产主义的现象。尤其是河北省的徐水县、河南省的修武县等宣称实现了全县全民所有制,并将在两三年内“向共产主义过渡”。得到这些信息,毛泽东开始意识到是不是太快了,心里有些不安,于是派人到这两个地方进行调查,他自己也离开北京到河北、河南了解情况。一路上他听到了更多的信息,越发觉得问题严重。
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还相当肤浅,以为实现了全民所有制,就是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成了,很快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就可以按需分配,过上幸福生活了。1958 年8 月北戴河会议作出的《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就提出,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就可以实现全民所有制。北戴河决议的墨迹未干,一些性急者就宣布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了。为了迅速纠正这种“左”倾急性病,1958 年11 月2 日至12 月10 日,毛泽东马不停蹄连续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在“两个过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通过对徐水、修武等地情况的了解,感到很不乐观,得出的结论可以说就是“穷过渡”。
这时他开始意识到北戴河决议开了海口,讲快了,非有点修改才行。到了武昌会议期间,他又说,北戴河决议“恐怕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了”。为此,关于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大体需要什么标准、需要多长时间?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什么叫过渡到共产主义?毛泽东叫大家议一议。
当时的毛泽东,虽然认为实现全民所有制就是建成社会主义,但他对全民所有制进行了界定。他说: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主要标志,就是产品可以在全国调拨,像国营企业鞍钢那样。而徐水和修武等地,他们的产品只能在县内调拨,不可能在全省或全国调拨,若在全国调拨,农民不会答应,必须通过交换才行。所以,他们只能算县的全民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实际上是大集体所有制,不能叫全民所有制。现在这样做是把全民、集体混起来了,以为差不多共产主义已经来了。这太容易了!恐怕不利。他还说:“有一种树,叫钻天杨,钻得非常快,就是不结实,建设搞得太快了,可能天下大乱。”他提出要划清两个界限:一是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的界限,一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
上一页 |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