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盘点:老一辈革命家的至孝情怀

 
王树人
2013年05月10日08: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邓小平赡养继母

对邓小平来说,夏伯根老人既不是生母,也不是养母。邓小平的生母在1926年病故。夏伯根是在丈夫病故后嫁给邓小平的父亲的。1950年春的一天(这时邓小平的父亲早已病逝),当夏伯根得知邓小平已率领第二野战军驻扎在重庆的消息后,立刻来到重庆。邓小平第一次见到这位只比自己大5岁的继母后,说:“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夏妈妈!今后我们给你养老!”从此,邓小平就承担起了赡养继母的义务。

1952年邓小平调到中央工作后,又将继母接到北京。夏伯根老人在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日子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很好,从来不分你我,在言语、饮食、卫生、穿戴等方面,都十分周全地想到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十分愉快。更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在“文革”中被打倒,在下放到江西的日子里,夏伯根老人和邓小平夫妇一起相依为命,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邓小平既要照顾卓琳的生活,又不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家里的重活脏活,如劈柴、生火、做饭、擦地板等都由邓小平来干。邓小平夫妇与继母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2001年病逝,101岁),与邓小平夫妇对她的关心和照顾是分不开的。

彭德怀替父亲分担养家的重担

彭德怀8岁那年,父亲患了痨病,从此就一点儿重活都不能干了。紧接着,母亲又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早晨,家里无米下锅。可是,当70岁的奶奶要带着他和弟弟去讨饭时,彭德怀说什么也不肯去,并对奶奶说:“我再也不去讨饭了,我要砍柴换钱买米吃!”说着就拿起扁担,操起柴刀,毅然朝远处的高山走去。从此,10岁的彭德怀就用他那瘦小的肩膀,帮助父亲挑起了养家的重担。他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以后才回家,砍柴换米,有时还给地主放牛。

有一天,彭德怀饿着肚子上山挖树根,由于他早已累得精疲力尽,忽然身子一歪,胳膊肘重重地撞到树根上骨折了,并疼得昏倒在了树坑里。当他醒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他抱回家。过了几天,彭德怀的胳膊还没有痊愈就要去砍柴。奶奶劝慰他说等伤好了再去,彭德怀说什么也不肯。就这样,彭德怀拖着一只受伤的胳膊,用一只手继续上山砍柴或去放牛。小小年纪的彭德怀在水深火热的艰苦岁月里,为了替父亲分担养家的重担,历尽了千辛万苦。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