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中国成立后,冷遹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投身新中国建设,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华东水利部长、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主任、江苏省副主席(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兼江苏民建主委等。无论是百废待兴、国民经济恢复的建国初期,还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还是中央决策出现失误、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冷遹始终坚持“跟共产党走”的信念,矢志不渝。
1.1949年11月13日 ,冷遹回到镇江,市党政军负责同志、工商联举行盛大欢迎会。冷遹报告了首届全国政协会议盛况,勉励镇江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一切困难,共同建设新中国”。
2.1956年5月,冷遹抱病参加江苏省现代化流域性巨闸射阳闸竣工仪式,与中央水利部副部长周骏鸣一起主持了放水典礼。事后,他激动地说:“苏北导淮工地那个场面可伟大了,几万到几十万民工队伍,看看真叫人兴奋啦!苏北人民从此摆脱水患灾难了。上百年来多少有志于修治黄河与淮河水患灾害的,都没有彻底成功。封建王朝到国民政府,不谈大修水利,连预防水患也办不好。但是他们年年都向人民摊捐派款,不少钱都被贪官饱了私囊。私人研究治理中国水患的也不乏其人,如南通的张謇和我们丹徒的刘鹗,都曾有志于此,结果也是无成。共产党的领导好,不尚空谈,注重实干,现在,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3.1958年,毛泽东、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 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之后又遇到了自然灾害,国家和人民遭受巨大损失。1959年的一天,冷遹与他的老友江月青相会交谈。江月青对有些问题不能理解,担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冷遹虽重病在身,却满怀信心,并提到延安之行他与毛泽东“党的失误”的对话,希望江月青“不要气馁,要坚信党的领导,跟共产党走到底”。这是他毕生的肺腑之言,是对老友的最后赠言,也是对世人、对家人的遗言——1959年8月18日,冷遹先生与世长辞。
(作者系民建丹徒区总支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