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毛泽东一生中曾为哪位战友抬棺下葬?

李春光
2013年05月16日16: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安定军心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3个师,即一一五师、一二O师和一二九师。由于一一五师师长是林彪,一二九师又由张浩任政委,所以毛泽东有一次不无调侃地对张浩说:“假如林育南还在,干脆八路军这3个师都由你们林家包了。”

张浩任一二九师政委时,工作困难很大,原因有三:第一,一二九师的基础是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又统治红四方面军多年,还一直挂着马列主义知识分子招牌,长期在军内实行愚民教育,所以张国焘的问题被处理后,很多干部、战士的思想都非常复杂。而原来不是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却认为,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大多是张国焘提拔起来的,执行张国焘路线也很卖力,这一部分人也应处理。第二,几乎所有的干部战士都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想不通,特别是对身穿国民党军队的服装,头戴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非常反感,有的人还将领到的衣服、帽子摔掉了,吵着要回家,不愿当兵。第三,红四方面军过去善于打大仗、打恶仗,长于阵地进攻和阵地防御,抗战开始后,要以打游击战为主.干部战士一下子难以适应这个变化。而张浩以前一直在白区工作,未带过兵,在部队没有任何基础。但是,他却以自己的高尚风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通过艰苦的政治思想工作,很快就赢得了一二九师全体指战员的信任和爱戴,把全师干部战士的思想统一起来,解决了以上存在的三大困难。

张浩在一二九师工作到1937年年底,因脑伤时常发作,不得不带着健脑器坚持工作。后来,他实在坚持不住,经常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刘伯承向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报告了张浩的严重病情,建议将他调回延安治疗,另派一位同志到一二九师任政委。毛泽东接电后,当即与张闻天等人商量,决定调张浩回延安,由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接替一二九师政委一职,这是此后出现 “刘邓大军”称谓的由来。

1938年2月底,张浩从前线返回延安,一边养病,一边工作。其间,他创办了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和延安工人学校。但是,他的病久治不愈,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不得不住院治疗,从而引起延安各界的关切。

舍己为人

对于张浩的病,中共中央十分关心,尤其是毛泽东更为挂念。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毛泽东就与张浩相识,而且毛泽东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时,张浩给过他许多帮助;在井冈山根据地期间,也得到张浩的多方支持。此后,他们虽然不在一起共事,但建立了很深的友谊。特别是张国焘另立中央时,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做工作,使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未能得逞。对此重大贡献,毛泽东和党中央是十分清楚的。

有一天,朱德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商量工作,二者又谈及张浩的病情。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请苏方派专机将张浩接到苏联治病。他们还一致认为,“只有采取这样的做法,才能治好他的病。”当中共中央有关部门与苏共中央取得联系后,斯大林和苏共当即表示同意,并很快派专机降落在延安机场。

张浩得知苏联飞机专门来接他治病,先是惊奇,感激党中央和苏共的关心,但仔细思考后,却又决定不去。他认为,他的病难以治好,没有必要去苏联。

鉴于张浩的这种态度,中央一些负责同志又轮番去医院劝他。他说:“我的伤病我心里清楚。这个样子,再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也治不好的,不要浪费苏联的资金、药品。有很多八路军的伤病员急需治疗,还有一些烈士的后代及其他人要去苏联,让他们去吧。他们的伤病治好了,还可以为革命事业继续奋斗。”

见无法说服张浩,毛泽东和中央其他负责人只好尊重他的意愿。考虑到飞机已经来了,不能空飞回去,党中央便用这架飞机将延安的其他伤病员和一些烈士子女送到苏联。后来,许多老同志忆起当时的情景,无不感慨道:如果张浩那时去苏联,也许能够治好病;可他不去,而是把生的希望给了那些伤病员和其他病人!还都一再称赞他是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