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重逢 铁骨柔肠
全国解放后,皮定均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张力雄任十三军政委,分别担任戍守祖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的重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力雄任云南省军区政委,兼任云南省军管会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因为坚决抵制和反对造反派冲击省党政军机关,严肃批评军区卫生学校的打砸事件,成为云南省造反派的重点打倒对象。1968年,张力雄到北京参加中央处理云南问题时,康生血口喷人,说“张力雄也不是什么好人”,经过残酷批斗后,张力雄被彻底打倒。
1969年10月,林彪签署“一号命令”,以中苏边境局势紧张为名,全军进入一级战备,首都实行“战备疏散”。张力雄与先后被打倒的昆明军区原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原政委李成芳,昆明军区原副政委张子明、胡荣贵5人被押至湖南省汉寿县一个军垦农场,强迫劳动两年8个月。
1971年林彪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着手进行各条战线的整顿,落实党的政策,陆续解放了一批老干部。
1973年4月,根据总政治部的通知,张力雄和秦基伟、李成芳、胡荣贵、张子明5人从农场返回北京。其他同志被陆续安排了工作,唯独张力雄在北京海运仓总参第一招待所一住就是两年多。这时他已62岁,渴望着能尽快分配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皮定均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11月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皮定均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此时的皮定均并没有忘记30年前在太行山一道浴血奋战的张力雄,多方打听他的下落和情况。
1975年初夏的一天,工作一直未定的张力雄有些苦闷,便在总参第一招待所院子里散步,突然听到楼上有人大喊一声:“姓张的!”——多么熟悉而遥远的声音!多年来只有皮定均这么称呼他。原来,皮定均这次是到北京参加总部会议的,就住在总参第一招待所,未曾想在这里居然巧遇多年未见的老战友。俩人相见,分外激动。
皮定均关切地询问张力雄的情况,张力雄把“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遭遇一一道出,皮定均听后一边愤愤不平,一边安慰他说:“你放心,党决不会冤屈一个好同志。”
皮定均关切地问:“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对工作有什么考虑?”
张力雄摇摇头:“我现在这个情况,哪里要,哪里敢要?”
皮定均把桌子一拍,大声地说:“怕什么!我敢要!你是老红军,我了解你,党了解你。”8年来,张力雄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晚上,皮定均就给当时总政治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主任梁必业打电话,要张力雄到福州军区去工作。
第二天一早,皮定均告诉张力雄:“梁副主任有松动,我明天回福州传达总部会议精神,之后还要再来北京开会,到时我去找总政李德生主任。”
李德生、皮定均、张力雄都是二野的老战友,彼此十分熟悉和了解。当时,总政领导正愁着怎么安排张力雄,现在皮定均主动要,李德生答应尽快安排。
1975年初夏,皮定均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代表团访问苏丹,离京前张力雄去送行。皮定均告诉张力雄:“你的事不要急,等我回来再说。”
总政治部在酝酿任免方案时,皮定均再一次找张力雄谈心:“福州军区只有两个野战军和两个省军区,你年纪大了,野战军不要去了。你又是福建人,到福建省军区工作,老家找的事太多不好办。我的意见你到江西省军区去。”
张力雄干脆地说:“一切服从军区党委和你的安排。”
|